当前位置:首页 > 精彩专题 搜索: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荆楚作家走乡村”——鄂州 作家作品选

来源:鄂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发布时间: 2020-08-03

编者按: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按照省作协关于开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荆楚作家走乡村”采风创作活动的通知要求,鄂州市作协迅速行动,于6月中旬安排5名作家深入扶贫一线,深入采访创作,用时一个半月时间,完成全部创作任务,现将采访创作的作品集中刊发,以飨读者。

 

莲花香满扶贫地

——记湖北省鄂州市审计局驻村“第一书记”张爱莲

李鹏

 

“解群众之难,是我的第一职责”

看似柔弱的张爱莲被鄂州市审计局党组选中,下派到村任“第一书记”时,她内心忐忑不安。能不能当好这个“第一书记”,该做些什么工作,她心里一点底气也没有。那一年,儿子读五年级,是升初中的关键时期。丈夫平时工作,也是早出晚归。如果没有公公婆婆的支持,这个“第一书记”是很难成行的。

杨王村位于鄂州市鄂城区汀祖镇西南部,典型的丘陵地带,山多田少。村部建在一个比较偏僻的荒山地头,周围没有人家。一座二层砖瓦建筑,已十分破旧,墙壁四周到处都是被雨水浸湿的痕迹。室内几张破旧的办公桌椅,简陋得不能再简陋。

第一次来到这座孤岛似的村部时,张爱莲心里直打颤鼓,这就是今后我要工作的地方?

村支部书记杨海军看到来的是一位女同志,眉头一皱,眼神中透出几分不信任的神色。简单的寒喧几句,就去忙他的去了。这场面略显几分尴尬,这是她没有预料到的。村支部委员李国秀看在眼里,忙上前打圆场。这是2015年2月17日,这一天成为她终生不可磨灭的印记。

想要开展工作,绝非她想象的那么容易。村干部的不信任,村民的观望,像块大石头压在她心头。她左思右想,只有从最难的事情做起,才能赢得村干部的信任,才能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作为选派驻村的第一书记,她深知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有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村“两委”班子的工作激情。为了尽快融入杨王村,进入新的工作状态,她放下思想包袱,扑下身子,一方面与村“两委”成员交心谈心、了解村情、融洽关系;另一方面她坚持吃住在村,挨家挨户走访,与群众拉家常,听取老党员建议,熟悉村情,了解民意,分析制约发展的原因,理清了工作思路。

杨王村多年来受“夜行难、出门难、浇地难”困扰,张爱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在与村“两委”班子碰头会上,把“三大难”问题列入了帮扶规划和工作计划,决心以此为突破口,攻坚克难,想方设法改变村里的落后状况。

计划定下来后,张爱莲首先从解决“出门难”着手。多次到市交通局咨询有关政策,请公路部门到村测量路基情况,编制村路规划,争取交通部门的扶持资金。完成全部建路资金得30多万元,可交通补贴资金只是杯水车薪。其他的钱从哪里来?特别是作为一个女同志,又是第一次到基层挂职,考验她办事能力的时候到了。张爱莲二话没说,跑市里、区里,找相关部门,一次不行跑二次,二次不成跑三次,在她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凑齐了建路资金。当然,这少不了鄂州市审计局的大力支持。到2015年底,2条玉带似的主干村道终于通车了,贯串了村组,方便了村民出行,为加快乡村振兴发展,彻底改变了模样。

“过去村民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连条像样的水泥路都没有。再看看现在,几条水泥路,四通八达,都修到屋门口,做么事都方便了。张书记真是为老百姓做好事的人啊!”村民杨前进手舞足蹈地说,孩子般兴奋的眼神飞到了白雉山顶。

第一件事办得很漂亮,张爱莲松了口气。这可不是松劲的时候,雷厉风行的性格,迫使她将第二件事列入了办事日程。

行路难,行夜路更难。村里的水泥路通了,但还没有路灯,群众“夜行难”就摆了在面前:有年纪大的村民因走夜路,不小心掉到田埂下摔断了腿;有骑车的村民因雨天看不清路面,连人带车掉进河港摔成骨折;就连从镇上开会晚归的村干部李国秀也跌过跟头……没有路灯,让早出晚归打工的村民叫苦不迭。

看到村民的惨状,张爱莲的心揪了起来,决心要让光明照亮村民出行的路途。她到处打听这方面的政策。俗话说,好政策是亲乖乖,用好政策却是活宝宝。可是当年市里安排的亮化工程计划,已被别的村排满了。就在人家“排排坐,分果果”时,张爱莲心中信念的明灯,从来没有熄灭过。她一次又一次找相关领导,给领导讲村民们的困境和现实伤痛,这远比美丽乡村炫浪漫夜景打动人心,终于触动了领导关心民生的软肋。在她的韧劲坚持下,相关部门的领导也被她的精神所打动,主动为杨王村调拨并安装了65盏太阳能路灯。

一盏盏路灯在蜿蜒的村路上亮起来,像一颗颗星星,装点田园,炫亮夜景,照亮了村民归家的路途,点亮了百姓心中的希望,也温暖了故乡游子遥远的乡愁。一位年长的老党员说,这灯是给全村指明致富方向的明灯啊!

群众的期盼,就是驻村“第一书记”不断自我加压的过程。张爱莲忙完修路架灯,又把视线转向了“浇地难”。

杨王村大多都是山地,浇水灌溉要从白雉山上引出水源,不然就得从低处往上引水,这样既费人力又费财力。因为过去的灌溉设施都已年久失修,水渠毁损,村民大都从低处的水塘往高处的山地抽水灌溉。张爱莲决定改变这一困扰村民的现状,帮助乡亲们提高生产力。

她既利用在市直机关工作熟悉扶贫政策的优势,又动用自己的一些人脉关系,联系水务部门引进白雉山港渠建设农田水利工程项目,找同学朋友帮助搞设计、做预算方案,为杨王村竞项目,引资金,建设施。2015年5月,组织投入资金10余万元,为村里建起了18处滚水坝,一举解决了村民浇地难”的难题。

看着清澈的水流,美滋滋地浸润着土地,多年来焦枯的民心也滋润了。村民们称它一条幸福港、民心渠。村民杨四喜算了一笔账:“过去浇地,要自己准备水泵、泵管,自己安装,浇完地再拔水泵、管子,等下一户浇地时再拉着设备重新安装,一轮下来要一个多月,费工费时还不安全。自从修建了滚水坝后,每年可以减轻村民负担大几千元。”

白雉山港渠绕村串田,好像一条长龙。滚水坝就是这条龙的点睛之笔,也是当地村民眼中精彩的一笔,老百姓心中最清的民心。

 

“莫见外,我就是您的女儿”

送钱送物,不如建个好支部。谈到驻村以来的工作,张爱莲深有感触地说:“在杨王村,村干部、群众的思变心情十分迫切。想改变村里的落后面貌,除要积极‘输血’外,关键要树立党员干部发展的信心。”

自从驻村以来,张爱莲吃住在村部。每当深夜人静,村部像一座孤岛荒村;每当刮风下雨,雨水透过破瓦橼,夹带墙泥往下落,张爱莲的确害怕。杨海军书记担心她的安全,动员女干部李国秀、丁素青每晚轮流陪伴。因此,改变村部环境,修建村“两委”活动阵地,是迫在眉睫的大事。

开过党员大会,与“两委”班子商讨,说干就干,这是张爱莲的个性。能出钱的出钱,能出力的出力。大伙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筹备,村委会活动中心蓝图已绘成,就等米下锅了。

张爱莲回市审计局向局领导作汇报,领导拍板大力支持。在市、区、镇、当地老板的鼎力扶持下,各方的援建款向杨王村涌来。在大家的努力下,一座二层、600平方米的办公楼拔地而起。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楼顶飘扬,嘹亮的乡村喇叭在村头响起。党员活动室、网格监控室、档案室、微机室、村民办事室等一应俱全,更好地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党员干部,精神焕发。村妇联主任丁素青之前是村小学一名代课老师,在张爱莲亲手帮教下,能熟练地操作电脑,处理文案资料,也因此提高了村里的办事效力。直到张爱莲调离杨王村后,丁素青有弄不懂的问题,依然会向她请教。

现在,村民到村里办事,不用跑镇里、区里、市里了,不出村,所办事情一次办结。难怪村民们都说:以前十天半月办不成的事,现在个把小时就能解决,办事真是容易多了,甚至打一个电话就能搞定,村干部在为老百姓干实事,做好事。

对特别困难的家庭,张爱莲会同村“两委”积极争取政策,帮扶解决。对面屋的杨海胡老人是一位无儿无女、孤苦伶仃的五保户,他住的房子早就成了危房,不能住人,借村里人家闲置的房子住着。张爱莲多次走访慰问杨海胡老人,每次去带着慰问品和解决问题诉求,老人家喜出望外,像久盼的亲人带来,蹒跚出门迎接,一口一个张书记,张爱莲跑上前,掺扶住老人,喃喃地说:“您老莫见外,就把我当女儿看待,村干部都是你的亲人。”一席话,打开了老人家孤独封闭的内心,感受到基层党组织的温暖。在张爱莲和多方的努力下,争取危房改造资金,帮助老人旧房换新居。搬新居的那一天,老人家泪眼吧嗒地对乡亲们说:“我该是进黄土的人了,想不到张书记,帮我这个老朽住进这么好的新屋,我做梦都没想到,这辈子知足啦!”

在张爱莲的影响下,村“两委”一班人冲锋在前,积极作为,工作的积极性和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现在,大家的心态都转变了,讲回报的少了,主动付出的多了。只要为老百姓办实事,咱偏远山村也能发展的很好。跟着张书记,大家都感觉比以前高尚了。”村支部书记杨海军深有感触地说。

听说张书记要离开村了,一时间村部围满了村民。这其中,有低保户、学生贫困户,也有纯朴善良的大妈、大婶,还有慈眉善目的老婆婆。她们将自家种的玉米、红薯、蔬菜等农产品送到她的车上,说这一点心意,怎么也报答不了张书记的恩情。

张爱莲带着对杨王村父老乡亲一份山高水长,绵绵不尽,难舍难分的牵挂之情,挥泪驾车缓缓离去……

 

“是一朵莲花,就要播撒一份芬芳”

2017年,鄂州市政府决定重新调整各单位的扶贫对象。张爱莲再一次接受单位指派,来到华容区临江乡龙潭村,担任“第一书记”。

来到龙潭村的当晚,有村民开她的玩笑说:“你闯到了‘龙潭虎穴’,工作难做了!”原来,龙潭村是省级贫困村,一无集体经济、二无办公场所、三无生态产业,是华容区典型的“三无村”。全村有10个村民小组,8个自然湾,耕地4000亩,党员52名,贫困户达53户139人。

一连几个晚上,张爱莲做了三件事:一是召开村“两委”干部会,谈了自己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提出对村级财务进行清理的想法;二是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谈了自己着手解决“三无”的想法;三是召开返乡农民工和部分龙潭籍在外人士座谈会,谈了自己修建村湾道路的想法。

晚上10点多钟了,张爱莲的“三个想法”还在农户家里议论着。“我看张书记是个做实事的人,每个想法都想在我们心坎里了,到村里时间不长,调查工作做得真细致!”老村民朱乾坤参加完座谈会,回到家就同老伴谈开了。

心中定下了一杆秤,真要实施起来并非易事。就拿清理村级财务这件事来说,就知道有多麻烦了。一位原在村任过职的村民,拖欠村里600元资金7年未还。当张爱莲联系的审计小组成员找他谈话时,扬言要找她“算账”。张爱莲不惧威胁,第二天就上门做思想工作。“这件事过去7年多都没人管得了,你也想管。”这位村民恼羞成怒地对她说。“这事我管定了,因为我是村里的第一书记。”说着,张爱莲拿出了审计小组审计结果和村里财务小组清理的账单,还将他冒领公款600元现金的调查材料摆在了桌上。在证据面前,这位“刺头”蔫了,在家人的劝说下,当即还清了拖欠款。

“张书记来了,我们到村里找干部办事更方便了。”3月14日,芦子进湾村民老刘手里举着低保证开心地说。

一年来,张爱莲以支部建设为龙头,健全了“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干部轮流值班、财务监理与公开、村干部述职等项制度,并带头严以律已。张爱莲吃住在村,从不增加村里和群众一分钱负担,市里规定的补贴不够就自己掏腰包。

2016年汛期,龙潭村遭遇到非常严重的自然灾害。部分农田被淹,4户人家的土坯房屋倒塌。张爱莲迅速组成党员干部突击队,奔赴救灾前线。她身先士卒,扛沙包、筑围堰,雨水湿透了衣服,汗雨同流……20多个日日夜夜,张爱莲像“钉子”一样“钉”牢在大堤上。她在雷电暴雨中,彰显98抗洪的精神力量,展示了巾帼英姿。每一个夜晚,蚊虫叮咬,像打铜锣;每一个白天,烈日暴晒,黑汗水流。困了就地打个盹;渴了喝矿泉水;饿了啃馒头、泡方便面,张爱莲不吭声、不叫苦、不叫累,连续20多天没回一次家。此刻,谁知道她儿子正是中考的紧要关头,孩子是多么需要妈妈的关爱和鼓励呀!一个晚上,她与儿子打电话,也许是中考前特别紧张,儿子先不理她。后来,儿子在电话中抱怨起妈妈,说你在农村援助贫困户,解决了低保户、五保户的困难,村里的大小事情都包揽,连节假日也见不到你的面。现在是中考关键时刻,谁来关心你儿子?平时儿子的生活和学习,张爱莲都无暇顾及,听到儿子的抱怨,她非常愧疚,只在心里回答:这是妈妈的工作和使命呀!

在张爱莲的感召下,一位房屋损毁的村民也赶来抢险。他妻子哭着劝阻:“家都没了,你怎么都不顾?”他安慰妻子:“你看人家张书记,都在帮咱们抢险,小家没了不要紧,港堤不保,大家有的就要遭殃了!”

灾后,张爱莲带领大家积极投入生产自救,想方设法为倒塌村民住房筹资建房。在她努力下,4家贫困户在年底都住进了新房。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一朵充满无限朝气的莲花,一朵娇艳欲滴的莲花,一朵向天怒放的莲花,深深扎根于广袤的泥土,散发出馥郁的清香。

这清香,从杨王村撒播到龙潭村;这芬芳,从白雉山南麓惠及吴楚大道东边。村村组组,家家户户,无不交口称赞。



版权所有:鄂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湖北省鄂州市政府综合楼5楼    联系电话:027-53083195    电子邮箱:820909596@qq.com
Copyright 2022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0720号
关注微信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