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南风》 > 2015年第3期 搜索:

蓬莱文章,建安风骨

——读姜白石其人其文

来源:鄂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发布时间: 2016-07-20

□朱寒霜

姜白石的作品始终贯穿着一个“美”字,寻找到是美的再现。他把人生、社会,乃至时代,在深度的陶冶与融化中将文字的内涵进行提纯。他的作品是古典美、抒情美,还有一个就是哲思美。这些美,呈现在他的一系列作品中,我们感受到的是艺术的魅力与张力。他的剧本《贾书记买鱼》、《孙权称帝》,他的小说集《月照华容街》,《寂寞的十七岁》,他的散文随感集《美丽的琥珀色》,都在美的轨迹中留下了弧度与线条,那是艺术的年轮与流程。

小说、剧本、散文

最先感受到的是他的文字之美,深深地打动人心的文字之美有内涵:在于有人生,有世界,在于一种气象,一种格局。无论是他的散文随笔,还是是他的小说、剧本。

对于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作家来说,文字就是他的世界,而世界展现的往往却是笔下的一个充满焦点的社会缩影与繁茂人生。他的剧本《贾书记买鱼》、《雪白的梅花》,都在历史里留下了时代的光圈。比如《贾书记买鱼》的轰动与震撼;报告文学《老山魂》(后被改编为八集电视连续剧《烈血军魂》被中央电视台播映)的崇高与壮美,这些对于故乡人来说可以是随时唤起的鄂州记忆。

看看中短篇小说集《寂寞的十七岁》、《月照华容街》、《驼背佬》,就会知道人生与社会是一对孪生儿。在社会与人生的交汇口孕育而诞生的是什么呢?人性之美,以及人性之美永远高扬在恶俗之上的旗幡。记得“寂寞的十七岁”的那个女孩子的寂寞,记得“生活,你的锁孔在哪里”的追问,还有“啊,睡牛村”的沉重叹息。不论是柴米油盐的庸常日子,还是波澜突起的情感世界,都在抒写诗意的人性之美,而又在抒写中揭露和鞭挞了那些扭曲的、畸形的社会与人性,在语言文字中修复了“沉重与悲凉”而又直抵心灵的真善美。

愈到老年,愈见宝刀神采,笔墨更是力透纸背。他的散文随笔集《美丽的琥珀色》,更有蚌珠之泽光,璀璨夺目。《松风阁遐想》篇,《苏子遗亭》篇,《锋芒与正气同在》篇,真的能让你读到个中三昧来。这是一种状态。所谓的状态,就是一种写作姿态,给文字一个清溪,给读者一个明白。好的文字留给人的是享受,是观照,是警悟。为人最忌扭捏妇人之态,读书最忌呆板迂腐气,做文章最忌黏着无稽之谈,只有将这些能拎得清,才能随心所欲不逾矩。对他,朱祥麟先生方作“梦笔催余放浪吟”之贺诗。

风骨、深情、优雅

文字是一个人的世界,以情胜,以气胜,以才胜,这些汇合在一起的就是喷珠漱玉的文字,颗颗玲珑剔透。所以说,文字是有血脉的。这便是风骨,是人格魅力,也是思想灵魂,这样的文章才有生命力。读他的文字,有屈原、李白、苏子的神韵,华美、洒脱、自然,有逸气,不绮罗从风,不黏着而又潮湿。一个人的文字无风骨,再好的笔意纵横,失去了它便是无骨,无风,风骨尽散,自然不能立,也不会摇曳多姿。尽管曾经在创作的全盛期,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度中断了写作,也依然是书生意气,洒脱自如。一如在自己的文字里是仙客而非狂人,是士气而非戾气。所以他的文字是进得去出得来的,穿越古今,同化物我,通感移情,这就是味道了。你只要读一读姜白石的文章,就会有这种春潮卷起的感觉。

深情之美是其人格魅力的特征展现之一,时代脉搏,人间情怀,故乡记忆,流金岁月,于亲于友于人,都是美好的。文字的干净与清雅,充满尘世的气息,大地的鲜活,这些文字里熔铸了自己的、社会的、灵魂的人、世、心。《美丽的琥珀色》,每一篇都是煮出来的,有禅之悟,有佛之善。更有儒之志,直面人生,立于时代的主旋律,且在传统的涵咏中,根深叶茂,充满精气神。一如他说的:所有的审美经验,只有进入到作家的审美想象之中才会写出真正的好东西来。

还有的是那种悲悯之心,有如古木深深地扎根大地又伸展苍翠的双臂拥抱天空,留给人间的是美的文字和文字所带来有温度的美感。如短篇小说《唢呐呜咽》、《月照华容街》。正因为这种情感,他的作品有大唐气象,飞流直下,黄河落天;有宋代情怀,大江东去,风吹浪打;有魏晋风度,惊风飘白日,风景西池流。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在他的家里看过一幅书法条屏:深恐笔底波澜尽,卷帘梳洗看黄河。我想说的是他是笔立万马,任意驰骋,而那源头是黄河之水天上来的。

他的文字之美在于语言优雅。他的给我们的是春风文字,诗意人生,优雅、唯美、风趣。而今的一些文字媚俗,媚雅,甚至媚贱,有的污秽不堪,有的雅让人别扭得连大板牙都磕碰落下了。真正优雅的文字是洒脱自立的。其实,何来俗与雅?俗是俗世的,是真的,雅是美的,是俗的韵脚。想想看,人世间哪一样哪一件不是俗的?那些日常烟火,衣食住行,茶米油盐,何尝不是一个俗字?可是在他的笔下,烧过,煮过,《午余试枕茶味香》,味之无穷,就是雅了。一旦茶入真味,酒留仙气,令人读来又怎的不会是色香味俱佳,脍炙人口?我们会读到这样的一段文字:

西山的秋,不在白露,不在秋分,在苏东坡寻梅的小径上,在黄庭坚醉卧的松风阁中,在元结隐居“退谷”的琴声里。

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想起胡学庆对他的“松姿竹态”之美誉,果不其然,这几个字是点睛传神的一笔。他的儒雅风度,是众所周知的,堪称范爷:一个标杆式的鄂州文化名人。

姜白石者,何许人也?——可敬的姜锋青老师也。



版权所有:鄂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湖北省鄂州市政府综合楼5楼    联系电话:027-53083195    电子邮箱:820909596@qq.com
Copyright 2022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0720号
关注微信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