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南风》 > 2015年第3期 搜索:

临 江 行

来源:鄂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发布时间: 2016-07-20

□刘敬堂

季春时节,正是“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的日子,我随同鄂州文坛的众多朋友,去了长江南岸的临江乡,参加一年一度的谷雨笔会。在参观了三江港新区重点项目之后,望着多姿多彩的农家新居,闻着菜花尚未散尽的余香,在惊叹这里发生巨大而又深刻变化的同时,也勾起了心底里的一种难以表述的心绪。

我的江南生涯,就是从临江开始的。

五十一年前的初春,我从东海之滨来到鄂城不久,便就派到临江乡的芦洲村,参加“社教运动”。在和当地群众实行“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岁月里,让我增长了见识,受益终生。

初来乍到,我不熟悉临江一带的风土人情,不会干一些基本农活,甚至听不懂当地的语言,闹出了不少笑话!在这里,我吃的第一顿饭,是糙米干饭和锅巴粥,其香至今难忘;在这里,乡亲们手把手地教会我挑塘泥、收小麦、种棉花等农活;也是在这里,我听说了村庄的变迁和往昔生活的苦楚。当年,长港流域称为西洋畈,因地势低洼,雨大便成泽国,芦苇丛生,生计艰辛。有一天,一位老伯诉说家史时,谈起了发生水灾时的悲惨情景,还说了一首当时流传的民谣:西洋畈,大肚汉。十年九不收,发水就逃难。灶台落大雁。

这首民谣,生动而形象地描绘了水患造成的凄惨景况。

当天晚上,我在灯下整理笔记时,抄录了这首民谣。

临江的父老乡亲们纯朴、善良,待我犹如家人。有一天,我因感冒发烧,一位慈祥的婆婆用生姜煮了一碗红糖水,叮嘱趁热喝下,能发汗退烧……

岁月易逝,往事难忘,每每想起,感恩之心油然而生。

经历,是一份难得的财富。

在临江乡芦洲村生活的日子,不但丰富了我的生活内容,也激发了我的创作灵感。我在这里写了第一篇散文《鱼水亲亲》,后来又陆陆续续写了短篇小说《踏遍青山人未老》和长诗《寄给美国小卡姆》等,都是在这里酝酿创作的,并先后发表在《湖北日报》上,这是芦洲村给予我的慷慨馈赠。

1972年2月,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新闻单位的记者,前来采访鄂城春耕生产时,我陪同他们在华容、樊口等地调查、座谈了一周。当时联合国已经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采访结束时,他们建议我撰写一篇鄂城县新变化的文章,这也是新中国变化的一个缩影,向世界各国介绍新中国的新变化。

于是,我连夜撰写了《春满鄂城》一文,文中引用了我在芦洲村生活时抄写的那首民谣。不久,此文被新华社发表,刊登在《人民日报》和各省的日报上,还连续三年编选进湖北中学语文课本。

在芦洲生活这段岁月,我有了另外一种收获: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源泉!

临江之行,让我了却了故地重游的心愿,却也浓郁了心中的那种乡愁!



版权所有:鄂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湖北省鄂州市政府综合楼5楼    联系电话:027-53083195    电子邮箱:820909596@qq.com
Copyright 2022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0720号
关注微信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