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剑鹏
父亲与病魔顽强斗争了两年时间,最终还是离开了我们。从2015年3月11日那天起,我永远再也没有父亲,我成了没有父亲的孩子。
我一想到这里,禁不住泪流满面。
我有父亲的日子一共四十七年。在我的脑海里开始有父亲的概念,应该是在我两三岁的时候。那时,家里房子着火后重修,靠北边的前屋檐被拆掉,用破栈、破布围着。我不记得那是什么季节,给我刻骨铭心的记忆,就是雨丝和冷风从缝隙里飘进来,让我冻得发抖。父亲把我抱起来,放在他的腿上坐着,温暖着我。在有父亲的日子里生活,我衣食无忧,调皮任性,自由快乐。两年前的一天,当我得到父亲患了重病的消息,无异于晴天霹雳,我马上意识到:呵护、陪伴我四十多年的父亲,将要离开我了,我很快就会没有了父亲。当时我在林业局工作,那段时间我魂不守舍、浑身乏力,常常在没有人的时候,躲在办公室里失声痛哭。
父亲给了我们太多太多,除了宝贵的生命、健康的体魄,还有顽强的精神、向上的意志、应急谋远的明智、忠厚正直的品德以及受益终生的国学知识,等等等等。
父亲是坚强的。15岁的时候,父亲辗转到湖南当兵,历经千辛万苦才回到家中。“文革”中,他顶着“右派”的帽子,顶着政治和经济的双重压力,顽强地撑持着这个家,为我们遮风挡雨。我的眼前,常常浮现出父亲这样的影子:穿一件灰色的中山装,提一个破旧的皮包,低着头匆匆赶路,或者是去找一个熟人买一瓶煤油,或者是去找一个医生为儿女打探病因,亦或是拿热脸去贴别人的冷屁股,为的是买一点返销粮、一点豆饼、一块洋布……父亲总是顽强地奔波在路上,为的是一家人的生计、儿女的前途和命运……父亲六十多岁以后,顾不上年迈体衰,顾不上文人的体面,每年春节前顶着风雪、冒着严寒,在大街上写春联、卖年画,一块两块地赚着,以弥补家庭用度的不足,一干就是十年。父亲常常是饥一餐、饱一顿,清鼻涕随着书写对联时身体的晃动而摆动,没有人不投来同情的眼光。
父亲是慈爱的。我小的时候,父亲让我坐在他的肩上,带我去打针,每次打完了就给我买一个三分钱的饼子。之后很多年,我都希望生病,希望能够高高地坐在父亲的肩头,享受着饼子的美味。每当晚饭后,我们兄弟几个围坐在一盏煤油灯下做作业,母亲和姐姐就着油灯的余光纺棉条、绱鞋底,父亲坐在我们旁边抽着劣质香烟,慈祥地看着我们,为我们解答难题。有一次,父亲和我们一起读一篇童话故事,要求我们说说故事讲的是什么道理,二哥比我们懂事,准确地说出了答案,父亲非常满意。父亲就像一个保姆,谁睡着了,他就把谁抱到床上去。在那么困难的时期,父亲没有因为压力巨大而无故迁怒于我们任何一个人,他对他所养育的每一个子女,都是一样地关爱,为我们每一个人的学业、工作、婚姻、家庭、事业甚至孙辈的事情而尽心尽力,毫无怨言。
父亲是细腻的。在我读小学的时候,他送给了我第一份礼物,一本《中小学生优秀作文集锦》,让我爱上了写作,让我成为五分小学唯一靠语文单科成绩考上初中的学生。参加工作,是父亲给了我一个吃饭的碗,有了这个饭碗,我完全可以过一辈子的安稳日子。但这时候,父亲又送给了我一本《应用文写作》。细腻的父亲送我这本书,实际是送给了我一架向上的梯子,让我不要安于现状。一个饭碗,一架阶梯!没有父亲细腻的精神关爱和无声的殷殷期盼,就没有我的今天,因为我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父亲投向我的细腻而关切的视线。
父亲是明智的。在家里只有母亲和姐姐赚工分、年年超支、严重入不敷出的情况下,父亲母亲严格要求我们“只管认真读书”。“四人帮”横行时,家庭背景已经注定了我们的将来不是开河就是挖港。但是,父亲韬光养晦,没有让我们放弃学业回家赚钱养家。同时,父亲作了两手准备和长远打算,那就是让大哥学泥工手艺,然后把我们四个都带出来,五把泥刀闯天下。为了实现这个愿景,父亲和母亲不惜低声下气地去求队长,送罐头、鸡蛋、香烟和白酒。当大哥当上泥工并且成为六级师傅的第一步完成后,“四人帮”倒台了,国家恢复了高考制度,千千万万的农家子弟有了出头机会。父亲调整战略,申请调到华容高中,为的是更好地照顾读书的我们。父亲曾经赋诗一首鼓励我们:“千斤重担步慢慢,热汗淋漓哪儿干?读史诸郎多努力,青云有处把身安!”1988年,当他的最小的儿子也像雏燕一样飞出去了,父亲的脸上才有了笑容,比他1981年摘掉“右派”帽子、彻底平反还要高兴。
父亲是孝顺的。不管是身处逆境还是顺境,父亲作为人子,对长辈从不亏欠。在糠菜度日的年代,最好的东西献给老人。家里揭不开锅了,父亲仍然坚持用一部分工资孝敬祖父祖母,甚至孝敬叔祖父母。
父亲是仁德的。从我记事起,从没有看见、听见父亲和别人闹矛盾,即使别人欺压到了头上,父亲也是忍气吞声。任何人找他帮忙,都一口应承,从不找理由回绝,也不需要报酬。父亲仁德的名声遍布市里乡间,受到人们的敬重。我们在外面能够顺利工作,也得益于父亲仁德的庇护,因为父亲,我们被别人高看一眼、厚爱三分,很多问题迎难而解。在我们的心中,为有这样的父亲而骄傲。
父亲是多才的。得益于从小师承二叔祖、三叔祖等县乡大儒,加上刻苦用功,父亲拥有深厚的国学功底,即使八十多岁,《春秋》、《左传》、《论语》等经史典籍也能倒背如流;师法柳公权,父亲的柳体书法堪称一流,带出了一大批后起之秀;在没有电脑制作匾牌的时候,鄂城至武汉到处挂着父亲那或端庄稳健、或俊秀飘逸的墨迹;父亲的硬笔书法首屈一指,现在多少从家乡走出去的、在文件上潇洒批示的高官显贵,其中很多是父亲的学生。父亲从教三十四个春秋,学生遍布全国各行各业。父亲善于诗词歌赋,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晚晴诗集》;父亲还精于绘画,在靠手绘的年代,他的中堂画轴挂满了家家户户。父亲还是首任华容区文昌诗词书画社社长,主持编纂了多部《文昌诗集》,诗词歌赋散见于鄂州各种报刊杂志,是闻名市区的宿儒大家。
父亲是贫穷的,但父亲却最富有。父亲没有亿万家财,仅有的是省吃俭用攒下的散碎银两;没有高楼大厦,一辈子只建了三间土坯房;没有金银首饰,一块手表戴了30多年。父亲没有三套以上的体面衣服,没有两双以上的中档皮鞋……但是,父亲有一生勤劳贤惠的母亲作依靠,有我们六个儿女和女婿、媳妇,有内孙、外孙和重孙、重外孙接近二十人,父亲还有我们这么多儿孙创造的财富、搏得的荣耀和绵绵不绝的大好发展前景。
父亲是胆小的,但父亲却最有胆识。五十年代中期,父亲只有20多岁,从“破四旧”开始到打倒“四人帮”,在二十多年一阵接一阵的运动中,父亲挨了不少整,由一个活泼外向、才思敏捷、前途远大的才俊青年,变成一个唯唯诺诺、谨小慎微、胆小怕事的华发老人。运动贯穿于父亲最耀眼夺目的青春年华,也是运动耗尽了父亲实现抱负的壮志雄心。但是,父亲是读老书的人,古往今来多少旧事,都能看得透彻。雨天越长,晴天越近,父亲以过人的胆识,提前筹划儿女们跳出农门的未来,并开始展望后辈出国留学的远景。这在当时无异于痴人说梦,但事实一步步印证了这一构想,这些谋划已经实现或者正在接近实现的那一天。
父亲是恋世的,但父亲却最洒脱。在生命的最后两年,父亲非常地留恋人世。父亲留恋人世,不是放不下什么大权高位,不是要享受什么锦衣玉食,更不是贪图什么名声钱财。父亲留恋的,是他最舍不得的儿孙、他的所有亲人……父亲最为洒脱,在辉辉的婚礼安排需要他支撑的时候,他经受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用生命最后的一丝力气再一次成全了后代,为自己的一生划上了一个耀眼的感叹号,为子孙开启了人生顺利的新篇章。
父亲走了。虽然父亲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物质遗产,但父亲所给予我们的,完全可以让我们游刃有余地生活在这个世上。因为父亲给予我们的,是超越了物质的家传文化和精神力量。这种家传文化和精神力量,使我们每个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赢得物质财富,赢得社会地位,赢得身份荣誉。如果我们经商,可以成为商人中的翘首;如果我们从军,可以以军官的身份光耀门庭;如果我们从医,也能够成为医疗界中的名医……
很多人是为了挣得一个饭碗而学习上进,而我们在还没有饭碗的时候,就有了煤油灯下熏陶出来的良好的家传底蕴;很多人需要用不断的自我完善,才能保住手中的饭碗,而我们拥有的家传文化大大超越了保住一个饭碗所需要的条件。饭碗遍地都是,但家传靠后天永远补不上。
是父亲教会了我们怎样拥有自己的精神家园,这也是我们有别于他人的重要标志。为什么我们兄弟姐妹显得与别人不同呢?是因为我们身上散发着家传文化的气息。姐姐用一双女人的肩膀支撑着全家的重担,继承了父亲的厚重和顽强;大哥继承了父亲年轻时广结广交的豪爽,有着普通商人所不能具备的那种文气;二哥继承了父亲刻苦上进的坚韧,从内到外透着实力派精英的执着;三哥继承了父亲的书法、诗词歌赋和文人品味,在官场中长期浸染但从没失去文人的恬静和儒雅;老五继承了父亲的绘画,在教育、行政、文艺界自由行走,靠的是骨子里的文化持重和清高;我大约是继承了父亲的文章,使我成为一个不需要秘书的小吏,靠着这一点,我得以安身立命。最难能可贵的是,我们每个人,不管在什么样的岗位上和环境中,从来没有扭曲和改变父亲给予的家传文化,这也是维系我们兄弟姐妹骨肉亲情的最牢靠的基础。父亲的家传文化胜过金山银海,它使我们生活得更有内涵,更有尊严!父亲虽然走了,但我们能够从兄弟姐妹彼此的身上看到父亲,这是我们相互拥有的最可宝贵的财富。
父亲走了。回想起来,有许多事情愧对父亲。在父亲生病后,尽管我也为他跑进跑出问医拿药,但就只有那么几次,对比他为我从小到大生病时的付出,算得了什么?尽管我带他去吃过饭,但我还是第一次知道他那么喜欢吃牛肉面,而牛肉面在我的生活里至少存在了二十年,为什么没有早一点、经常性地带他去呢?长这么大,从来没有注意到父亲渴望有一套中山装,为什么要等到父亲把这作为遗愿才知道?为什么一个小小的心愿要等到闭上双眼才能满足?
我们亏欠的太多了!
我们的父亲也是凡人,也有凡人的缺点。父亲一生不善于打理自己的生活,不了解人情世故,也不善于迎来送往,在捉襟见肘、经济拮据的艰难时期,在处理他的六个子女婚嫁的过程中,在与各方面亲朋好友的人情往来中,出现了不少这样那样的失误,现在我们应该彻底地原谅他老人家。
父亲走了。父亲留下了孤单的母亲。母亲是我们共同的也是唯一的直系长辈。对已经逝去的父亲最好的安慰,莫过于更多地从精神和物质上关爱我们的母亲,无需金银细软,无需大包小包,只需要常看看、坐坐,问问寒暖、报报平安。由此推之,同样要孝敬我们的岳父岳母、公爹公婆,那是一样的骨肉亲情,是一样的风烛残年,是一样的不可等待!对父亲最好的安慰,莫过于以百倍的自爱养好身体,以百倍的谨慎搞好工作,以百倍的宽容过好日子!莫过于兄弟团结、妯娌同心、姑嫂和睦、子孙努力,把这个家族发扬光大;莫过于教育子女不要辜负良辰盛世和花样年华,竭尽所能地为社会作出贡献!
“每逢周三自悲伤,
从此怕见油菜黄。
千山万水难相见,
勤孝慈母慰愁肠。”
……
“故园春深草色青,
草色青青掩新坟。
新坟静夜常入梦,
梦里痛哭老父亲”
……
父亲,但愿还有来世,来世我们还要做你的儿女!
父亲,今生对您的亏欠,我们在来世再对您弥补!
父亲,为我们操心一生的父亲,愿您在天国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