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南风》 > 2016年第3期 搜索:

洪武大移民——解读瓦屑坝

来源:鄂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发布时间: 2016-07-19

□黄汉昌

近年来,有关“江西填湖广”大移民之说,均涉及到“瓦屑坝”。不少姓氏宗谱,也记载始迁祖均由江西瓦屑坝迁来。不仅湖北绝大多数家谱有这样的记述,湖南、安徽甚广东等很多地方的姓氏族谱也是一样。而学术界则将这称之为“瓦屑坝移民”,也称“洪武大移民”。可是,瓦屑坝毕竟是江西省一个极小的地方,怎么会有这么多人迁至数省入住?这确实让人匪夷所思。因此,“瓦屑坝”被不少姓氏写进家谱,在学术界、史志界也较为关注。

族谱给瓦屑坝蒙上了神秘面纱

元末明初,江淮及鄂东地区发生过大规模的如徐寿辉等红巾军起义、陈友谅与朱元璋鄱阳湖之战等,造成赤地千里。大明初立,虑及大族相聚为逆,为维护新政权,朝廷便采取一项重要措施,即从洪武三年(1370)起,以垦荒为由实行“分丁”移民。《明太祖实录》中载有“命户部遣官于江西”。 这些,与《明太祖实录》或《明太宗实录》中记载的移民史实相对应。可以说,瓦屑坝移民是历史的真实,不是传说,更不是虚构。

据上海交通大学的曹树基所著的《瓦屑坝移民:传说还是事实》,其“洪武大移民”的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政府组织。所有迁移的百姓都必须登记,颁发户帖,如果是全家迁移,则在携帖前往。这是移民规模的主体。据有关史料,官府下令将饶州、江州大户赶往江北,使各道武员率游骑击散,可见其大规模移民带有强制性。二是严重自然灾害,交不起税赋的逃亡人员,为躲避官府而出流。三是官、商富户,在湖广地区有客户或有作坊,店铺而举家迁出。

江西大移民既然是真实存在,那么,瓦屑坝作为江西多数移民的首发地,无疑会成为史学家们研究明清移民史的重点课题之一。

那么,何谓瓦屑坝?

从众多姓氏族谱上看,大多数族姓祖先均来自江西饶州、南昌(豫章)、吉安等府,吉水、南昌、江右、乐平、鄱阳、康南、余干等数县,而迁出地皆为瓦屑坝。史学家们研究移民史,对此进行分类。如来自余干县迁出的称“饶州府余干县瓦屑坝”,来自饶州府鄱阳县的称“饶州府鄱阳县瓦屑坝”,来自南昌府南昌县的,则称“南昌府南昌县瓦屑坝”,等等。还有的家谱称瓦屑墩、瓦薛坝、瓦屑岭等,都视为一地多称,均为瓦屑坝。

这样一来,人们不禁会提出一个严肃的问题,怎么这样多的府县的移民都出自瓦屑坝呢?特别是数县范围之大,而迁出地却是同为一个不大的湖河口,无疑,这些族谱给瓦屑坝蒙上了神秘面纱。

从地形上探索瓦屑坝原址:《魏氏宗谱》转载黄冈《万氏宗谱》的《瓦屑坝考》一文中,开头便是:“鄱地瓦屑坝名者,莫著于瓦屑岭。若瓦屑墩、瓦屑坝,则传者盖寡。考饶郡城西二十里为尧山……山在番江之岸,南岸有水,斜出通江,即所谓瓦屑岭也。”可见,瓦屑坝离饶州府最近。有山有江,可证实瓦屑坝位于鄱阳江湖之地。

曹文中对瓦屑坝地名也作了较加探入探究:“鄱阳县城西面临湖的莲湖乡有一个相似的地名,如‘瓦燮坽’。‘坽’为沟,‘坝’为高地,“燮”为屑字之雅化。”这与《瓦屑坝考》所记述的基本相同。

既有地名上的真实,而实际的古地瓦屑坝就为何处?据曹文中介绍,“莲荷山是鄱阳湖中的一个小岛”,“在岛之西端,有名瓦屑坝者”,可见瓦屑坝实际在一个称为莲荷山的小岛上。

小岛位于鄱阳湖中的莲荷山之西,离鄱阳县城仅二十公里。站在小岛上,遥望鄱阳县城,可以清楚地看到其道道房屋。岛上不仅有街市,还留有大量的瓦屑与瓦窑遗址,长达十几里,论时代,也不晚于宋代。当大洪水时,瓦窑址受淹,瓦窑因废弃而瓦屑遍地,远近闻名,即为瓦屑坝古地名。

瓦屑坝有着独特的区位。鄱阳县在唐宋时代为饶州州治,自古以来就是鄱阳湖东部地区的航运交通码头,景德镇瓷器外销中华四裔,全都要经昌江运到鄱阳,再称装大船,进入鄱阳湖航道,转长江而去。由于长年累月地卸载与装船,破碎了的瓷器碎片堆积码头河滩上,成了一道白花花的大坝,坝,即沿湖岸边的土墩。鄱阳码头没日没夜的繁忙,来往流动人口大,使这里成为湖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因此小岛虽然不大,但名声却不小,具有重镇的社会声望。

因名声之大,使明清时期出江的移民,为了方便,均借助昌江及鄱阳湖出湖入江的交通要道,自然而然地成为鄱阳湖东部与南部地区向外移民的集中地。

那么,瓦屑坝现在应为何处?揣曹文表述,今为鄱阳湖之滨的莲湖乡行政区域内。莲湖乡内确有一个小岛,岛中间地势稍高,四周地势低平,洪水季节,低地多为大水覆盖,冬季水枯,则成大片草场。小岛正对昌江入鄱阳湖口,有宽大的水道通向鄱阳湖中河口。曹树基先生根据这个地形条件,于是将此地判定为瓦屑坝。

由于瓦屑坝社会知名度高,这里又是江西移民出行的必经之地,因此,移民们把瓦屑坝定为祖先原籍,也不乏炫耀家乡名气之盛的因素。于是,从许多族谱上看,他们的祖先不约而同地把鄱阳瓦屑坝说成是自己的老家,也就不难理解了。

辩解族谱中的瓦屑坝

据族谱记载,瓦屑坝一词出现较早。明正德二年(1507),陈道隆为本族始迁祖所立的传记中,就提到了瓦屑坝,至今已有五百多年了。

我市族谱中,凡是江西迁入的祖先,绝大多数来自瓦屑坝。从地形来看,移民用船走水路,是山里人出行最好的方式,因此,数县人汇集到鄱阳湖,从瓦屑坝码头迁出,出了江西,进入湖北,首选便是黄冈、鄂州两府了。曹文中的“在黄冈对岸的武昌、大冶等县,也少见瓦屑坝移民”观点有误。

武汉大学徐斌先生的《“江西瓦屑坝”移民传说的解读》一文,对瓦屑坝的地形也作了探讨:“毕竟江西东、南、西三面皆为大山,北通过鄱阳湖进入长江,从而迁至鄂东地区是一条便捷可行的途径。”

江西师范大学许怀林则称:江西移民“聚焦湖北,首选的是(鄂)东部的黄州府、武昌府”。

据有关史料记载:明初,“武昌府的民籍移民为12.2万,约有85%来自江西,计10.4万。”(许怀林《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历史与评议》)可见,鄂州迁入的移民比例较大。

但是,在我市部分族谱中,其祖籍为瓦屑坝,的确存在误处。其原因有三。一是大批的迁移浪潮经历了上百年的时间,情况错综复杂,再经过一两百年以后,部分移民后裔在创修宗谱,时间之长,又没有文字资料可考,于是只能凭老人记忆,从上辈口头传下来的情况,作为原始资料。二是不少族谱是借用同姓或引用同姓族谱。如我市葛店陈姓,因族谱被烧毁后,借用同姓的。因此,存误处难以避免。三是族谱几经续修,误处不断增多。由此可断,族谱资料存在“估计”等现象,还有的存在有“拉郎配”的现象,向名门旺族靠近,谬误屡出,使学者对部分族谱记载的真实性有所置疑。不过,众多移民后裔却很坦然,他们只要从族谱中看到始迁祖来自瓦屑坝,于是对祖籍为瓦屑坝便深信不疑。

通过学者考证,也有部分府、县的移民,到了新的居住地,虽然有所发达,但丢失了族谱,也就是丢失了原籍后,便将祖籍称为瓦屑坝。或未丢失原籍也称是瓦屑坝,学术界将这种情况用两个概念来界定:丢失原籍而称瓦屑坝的称“假托”,没有丢失原籍也称瓦屑坝的叫做“粘连”。当然,族谱中存在“假托”和“粘连”的现象,毕竟是少数。



版权所有:鄂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湖北省鄂州市政府综合楼5楼    联系电话:027-53083195    电子邮箱:820909596@qq.com
Copyright 2022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0720号
关注微信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