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南风》 > 2016年第3期 搜索:

魅力莲花山征文

来源:鄂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发布时间: 2016-07-19
编者按:日前,由市文联、市旅游局、武昌鱼集团牵头,举办了2016年"魅力莲花山" 散文、摄影比赛活动,共收到各类作品489件。其中:征文作品120篇、摄影作品369幅。经过省、市作家协会和摄影家协会邀请相关权威人士公平公正的评选,涂林芬、肖慧芳获征文一等奖,晏芳、苏锦秀、陈京平获征文二等奖,徐杏红、范先机、龚愿琴、罗瑞强、方远志等5人获三等奖,李利华、余凤兰等14人获征文优秀奖,熊忠厚、范修海等15人获摄影优秀奖,张志勇、黄果强等20人获摄影优胜奖。现将优秀获奖的文章刊发,以飨读者。 
做山间一朵莲,开成你喜欢的样子
  □涂林芬
时光的韵脚里,春天正奔向来时的路上,麦苗儿正青,菜花儿正艳,阳光明丽,风和气清的日子,接到友人邀约,文朋好友,漫步莲花山,走在明朗的初春里。遇到好的时光,遇见好的人,又逢好的景,赏心乐事莫过于此。
  依然是记忆中美好的模样,甚至更见精致与热烈,淡雅脱俗的莲和生动传神的龙,把秀与灵、柔与刚融为一体,恬静而又雄奇。
  祈福堂附近的草地上、树林间三五成群的游人,或悠闲地享受着春的暖阳,或笑语欢声,眉间满是轻松和愉悦。路边的山茶花开得正娇,高大的桂树郁郁葱葱,你和我,走过,抵达,邂逅,风起,自山间,自林间,听松涛阵阵,听禅音缕缕,谱一阙心曲,宁静的岁月如一朵等待开放的莲花,嘴角的微笑,柔软了这个季节。
  “性命和则生,人物和则亲,人天和则灵。”大红的“和”字醒目地映入眼,融于心,在山之脚,在莲之旁。德莫大于和,和谐处世是人生的理想境界,人贵在谦和,宽宏大量,潇洒自如,家和万事兴,国和更昌盛。我心中的莲,我心中的山,此时此刻,是阳春三月里温和柔美的样子,在这季节渐暖的日子里,等待着万宝海里清荷田田,那一池莲花,会亭亭盛开,映着你的笑靥,便是红尘中沁人心脾的风情。如若你,撑了一把油纸伞,漫步通天桥,盈盈的岁月就拥有出水之莲的通透晶莹。沈从文说,在青山绿水之间,我想牵着你的手,走过这桥,桥上是绿叶红花,桥下是流水人家。通天桥上,你与谁牵手走过?桥这头是高高的元明塔,桥那头是磅礴的接龙台;登塔观景,登台吟唱,旷达和希冀共生,湖水清清,莲香幽幽,此情此景,不觉惊艳了那一刻的时光。接龙台上足踏祥云、腾空而起的龙,365 米,365天,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以昂扬的姿态迎接着一场又一场盛大的春天,迎接着一朵又一朵盛开的莲。
  这只是一个寻常的岁月,鸟儿在林间欢唱,枝头的每一点绿,都让人心生欢喜,你在场,我亦在场。走进莲花山碑林,走进一卷又一卷石刻的书中,走进一阙又一阙诗词里,走进一幅又一幅秀美的图画中,这些艺术珍品、民间藏宝、当今名家墨迹,不由自主地醉了我们的眼,纯了我们的心,从从容容安放我们浮躁的灵魂,心中纵有千千结,总会在碑林某一处、某个深情的段落里沉静。彼时,有一个人,愿意陪着你,安静地走过,且行且赏,便更加圆满。
  我看见儿童乐园里欢笑童真的面庞,我看见摸心台前年青的情侣相牵相伴,我看见父母和孩子在二十四孝图前和谐畅谈,我看见元明塔上人们豪迈指点江山,我看见碑林里长者微笑欣赏 ……“人天和则灵”,在这里得到了至美的诠释。
  在时光中穿梭,我们不可能预测生活中的种种,但可以修炼自己的内心,“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碑林里的某一个句子有时候就这样不知不觉漫过心头。莲与山,相约一九八八,于是就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莲花山旅游区,在秀丽的洋澜湖畔,成就了一场心灵深处的共鸣,肩并肩,手牵手,走着,走着,花轻轻地开,香浅浅地飘,在无涯的时光里,暖你所有的寒凉。做山间一朵莲,于都市一隅,触摸阳光,静静等你,许心灵一份安澜,在四季的阳光雨露里,努力开成你喜欢的样子,开成我喜欢的模样。
莲花山赋
□肖慧芳
时维一月,序属孟春。红杏腆腆,香烟漫漫,袅袅飞上莲花山。莲花山,九龙转,九凤炫,九峰峦。白云青山在,龙舞莲花台。东风树响,石上钓翁,千年不改鬓上霜。梨花薄,桃花娜,山间涌出蓬莱阁。蓬莱阁,云天娇,山水俏,极目湖皋,琼楼玉宇去哪了。凤酥腮儿匀,巧笑含俏俊。韶华风静云影儿低,恰似潇湘画里。
  道中立,和字壁。无有和,阴阳和,天地之大和,警万象于一旨。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琴瑟和鸣,黄钟大吕,音律之和;云卷云舒,桃红柳绿,自然之和。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缺入盈出,和则生。辞事非,绝名利,对青风诗,和则亲。得即失,失即得,得失到头皆物理,此亦和。唯和,为接物之要,终身可行。
  元明塔,塔门北,北为坎,坎为水,水附大地,地纳河海。一楼八门,七门堵,一门通。弃旁门左道,入不二法门登临。灵塔标致高如许,檐牙飞翠,生怕栏杆断。塔下龙怒蛟馋,塔后九峰连山。澹澹兮,危危兮,凉飔乍起,惊起诗行,词韵窄,还被乱鸥掠去。赖危塔,看浩荡,百里澜湖凝眉,千里层楼高峙。宫柳正发,天涯情味,满汀芳菲。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嫩嫩,暖风十里醉湖滨。忘前事,忽流光,共临春镜照桃妆。
  畅悠哉,步流连。碑林、摸心、群雕塑;清心、神农、智慧泉;通天桥,祈福堂;万宝海,九龙坛 ……山重水复,楼阁如云,一点一滴皆风韵。呜呼,莲花山景,人文尽解招人迷,美景无限盈香襟。惜不得尽览。敞园,不费青蚨买处。但得闲暇日,取浮云为侣伴,引灵泉为心知。相共开笑口,日日看青山。
  燕归啼,日西匿,山依旧好,人要离开了。试问,今夕何夕?曰:君不见,斜阳正好,且去接龙台。
我的莲花光阴
□晏 芳
春日时节,邀着朋友一起到莲花山散步。进入正门,往前一直走,然后右拐,忽然我们都停下了脚步,站在那里久久地凝神,发呆。
  没有其他原因,只是因为那条路上有着一大排美丽的树。春天来了,它们都在一齐换装,上面的青芽正在舒展着,叫人看了,欢喜得不知怎样才好啊!
  或许是年龄越长的原因吧,越来越不喜欢关注天气预报了,宁愿花更多的心情去关注身边的植物的变化,由此去计算着季节的变化。这样的心境特别奇妙,仿佛自己和那些绿树们一起呼吸,一些阻隔人类与自然的障碍一下就消失了。大自然,足可以让所有语言变得苍白。人类也只有常常与大自然交换呼吸,才能更新心情振作精神更高质量地生活。既然如此,那就干脆大方点,平日就多许给自己一些这样无缺的光阴吧!到莲花山这里来散步,绝对就是最快乐的选择。
  天空蔚蓝,风是寂静的,是充满着春意的空气,更是天地间所有生灵的话语。吐露着青芽的树下,正依偎着一些不知名的小野花,无知无畏的开放着,努力展示着属于它们自己的生长姿态。我忽然有种莫名的欢喜,赶紧蹲下了身子,温柔地看着它们。我爱这里周而复始的小花们,爱它们伴生,爱它们温顺,当然,更爱它们这样的倔强与坚定。
  再往前走,就看到一个名叫万宝海的大湖。湖水在暖阳下,显得格外清澈精致,还看到几只小野鸭呢。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暧鸭先知。春天来了,最先知晓的就是它们了。它们在水面上悠然地游着,还时不时会潜到水下,然后再钻出来,那样的自由自在的。这里不仅美丽,而且还这样的妙趣横生。我不由放轻了脚步,生怕惊动了那些可爱的小鸭子。
  湖面中间,一颗颗残荷矗立着,却丝毫不感觉到突兀。其实它们这样枯萎着就已然很美,更别提盛开时了。盛开时的莲花开得灿烂艳丽,不顾一切。可当它们经历了秋冬的冷风苦雨后,却依然带着一种跋扈的清凉,或者说,是带着那种低调从容的温暖和安静,和孤独凄清的美感和味道。它们就是以一种不让人怜悯,却让人心生敬意的姿态来等待着春天的光临。或许它们在凋零的那一刻,就已经有着灵醒的一瞥了。
  忽然觉得一切都变得慢了,每一秒钟都是静止的。阳光洒下来,凝固在那些残荷上,却呈现出一种奇特的美。没有咄咄逼人的姿势,却有了硕硕的风骨。
  这多像是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呀!或许老了,守着一杯清茶,几本闲书,或许就够了。人生要的太多,也是缺失啊,太过完美也了无趣味呀。当人生远离了那些浮华,喧嚣,热闹,名利,人生就是往回收的。
  这些残荷呀,就是这样又慢又有力的,一下一下击中的是人最柔软的内心。
  我想若在自己的心中种下一朵这样的荷莲,也是可以听到它渐渐成长的声音的。
  我静静地坐在湖边长廊旁的莲花座上,仿佛坐上了一片小舟,在湖中缓缓划行。那些荷莲们就在我身边,发芽开花然后又枯萎……. 周而复始着。一切都清幽宁静又坚韧饱满着,似乎它们从来都不曾匿隐,只是更强烈的投身到愿意修心的人的心中去了。或许那就是属于生命的唯一答案了。流浪是对心灵的放逐,而这样的一种归来就是让心灵得以长久安妥的居住。
  正沐浴天光的通天桥,静静地守着身下的万宝海,无论是湖面平静还是涟漪,它就在那里,默默关注也在默默记录,直到永远。走到桥中间,看着对面那有着雌雄双龙的接龙台,腾云驾雾、倒海翻江的架势,真有一种天玄地黄的大气魄,让我们一下子都激动骄傲起来了。
  上方的天空划过了一群鸟儿,轻盈地掠过了那双龙,越飞越远,越飞越远了。我一下就想到“满心空旷”这个词来了。这是一个多美的词啊!放在此时,正好!这样纯粹的空,也便是纯粹的满。
  那边的山林间,一批又一批的游人,正缓慢行走着。他们有说有笑,悠闲陶醉于徜徉而往往忽略方向,且设想一个没有方向的世界,免于忧患烦恼,乐于简单安静,又何尝不是一个理想的世界呢?
  我想,这就是我们心中的莲花山吧!我多少次想提笔写下我想象中的莲花山——那蓝天,那绿树,那湖水,那清莲……可这些是她,又不尽是她。可相同的是,如莲花一般的光阴和那一颗腾空了世事纷杂的心。
  这不正是所有的人都向往的吗?
情寄莲花山
□苏锦秀
鄂州,本与我的生命毫无交集,只因有你,我便千辛万苦跋山涉水而来。在这春暖花开的美好时节,你恨不能带我踏遍这生你养你的吴都古城,与你同游西山胜景,徜徉江滩公园,相伴洋澜湖畔。漫步湖边,波光潋艳,玉兰肆放,筝飞满天,春光明媚在你的眼角,春色喧哗在我的眉间,只觉这世间万物皆好,你我恰幸于其中。你遥指前方被誉为“江南第一塔”的元明塔说:你看,那里就是我们鄂州的莲花山啊,国家4A景区的旅游胜地莲花山!
  莲花山?一听这禅意芬芳的名字,便瞬间爱上,暗生欢喜。柔柔春风中,漫步到鄂城区凤凰路76号,高大雄伟的莲花山景区大门,却掩不住门内的青山葱茏,绿树滴翠,千枝万叶都在春风中为我起立,似在盛情欢迎着我远道而来。与你轻松地游过和字壁、九龙坛、稻香阁、祝福堂、济月井、长生路、启明宫等优美的自然景点后,我们信步来到了万宝海。居中横跨水面的通天桥将万宝海一分为二,水面上有人造莲花遍布,硕大、艳丽而逼真,自古莲喻高洁清廉,观之让人顿感风雅脱俗。随你缓步江南风格的拱桥,忽有雨丝纷飞,略有寒意,与你同行,才是人世间最美的风景,何惧烟雨迷离?我们相遇相知相悦于网络,今日虽是初见,竟似昨日旧人,默契甜蜜尽在举手投足间,你昂首浅笑,我低眉不语,无需多言,随你而行,美景又佳人,只叹这世间景色看不够。通天桥上,伴你身后,我恍觉自己身处西湖断桥,已化身而成美丽多情的白娘子,赠你雨伞,轻唤官人,我修炼千年,也只为这一刻与你遇见,而你,可是我苦等了千年的痴痴的许仙?
  下得通天桥,游过万宝海的环廓,循路信步,忽有泥土芬芳扑鼻,空气清新甘美得让肺叶欢腾,更让我醉美的却是你眼中流转的盈盈爱意,胜过这春日万千芳华。远望广场上有巨大的武昌鱼雕塑,青鱼白浪,栩栩如生,近看浪飞鱼跃,动感十足,叹为观止。你说,最值得一看的是丰富的人文景观 “莲花山碑林”——碑林享誉四海,以精(碑刻精品)、深(内涵深刻)、博(涉猎广博)、大(容碑一万块)为其主要特色;汇儒、释、道、医、武于一体;溶历代的艺术珍品,现今的名家墨迹,西方的科技精华于囊中,集中展现了人类文化的发展……听完你的讲解,我顿时安静起来,以示对文化的敬畏,抬眼便见“莲花山碑林”石碑静立山前,“八龙聚福山,万碑汇文海 ”二联拥立左右,不威自严,让人肃然起敬。景点建筑构思巧妙,集儒家文化、佛家文化、道家文化、医武文化、吴楚文化、科学技术的数条长廊盘旋至顶而聚,造型独具匠心,壮美奇特。我们缓步而上,一路品赏,不觉登顶,立于顶峰,恰好此刻阳光又破雾而泄,万道金剑撕开薄薄烟雾,视线开阔,极目远眺,莲花山景尽收眼底,真是天赐胜境啊,三面临水,山水相依,九峰簇拥,如九朵清莲绽放在碧波怀中,不愧享名莲花山!
  不远的前方,某一景点里人声鼎沸,欢声笑语吸引着我奔了去看,原来是在“摸心”!这是一处人造的互动游戏景点,三面依山建墙,正面水泥山墙上写有“摸心”两个醒目大字,参与者要紧闭双目站在离“摸心”二字垂直的几十步远的起点上,左转三圈再右转三圈,然后凭着感觉去“摸心”!虽然参与者们都满怀自信,短短几十步的摸心的路上,一位位积极参与的游客,竟没有一位能准确摸到“摸心”,有的不是歪到了左边的墙壁,就是绕到了右边墙体,因滑稽而有趣,围观的游客都捧腹大笑。虽然“摸心”者都是一些青春逼人的年少游客,偏偏我童心未泯,定要一试。左转三圈,右转三圈,我志在必得地走向“摸心”,手触到墙体,睁开双眼,竟然摸到了左边山墙,离正面墙体的“摸心”二字都不在一个方向,游客们根本不同情我的狼狈,毫不客气地爆发出一阵哄笑。窘红着脸,我看向你,在你满脸抚慰的笑意里,我心慌不已 ——自以为半世沧桑,波澜不惊,自与你因文而缘,却甘心在你的文字里沦陷。世事如棋,人到中年,我们都走过千百条路,看过景色万千,最美的风景却是在通向彼此内心的路上,在这心路上,一路都是桃花烁烁,流水潺潺,鸟语花香,星光灿烂……人世间没有无缘无故的遇见,我们是多么多么相似的两个人啊,两心相牵,无悔无怨,默然相惜,寂然欢喜。在这温情的春日,在这美丽的莲花山,与你把这人间的秀色游遍。
  看这山间万物繁盛,万千欢喜,皆因你在啊,皆因你在!绿树浓阴如盖,仍有冬叶尚残,世事亦复如此,枯荣刹那之间,红尘万事万物,哪里会有永远?我有我的凡俗烟火,你有你的功名在前,无论如何渴念眷恋,无论如何梦萦魂牵,你只是这山间的游者,我只是这城市的过客,只能割舍,终将挥别!回家数日,依然沉溺在离别的伤感愁绪里,直到拆开你快递过来的大大的包裹,里面都是你满满的细致和关爱,让我感动而喜悦。包裹里不仅有一大堆我平时喜欢吃的各种零食,还有麻辣味的、豆豉味的、烤香味的武昌鱼罐头和武昌鱼礼盒,电话谢你时,你说,我回家之路数次转车,太辛苦,所以离别时你故意没给我买礼物,你要让我轻装回程;你还说,要我看看礼盒上的说明——“武昌鱼,性温、味甘、高蛋白、低胆固醇、老少皆宜,中医认为武昌鱼具有补虚、益脾、养血、祛风、健胃之功效,经常食用武昌鱼,可以预防贫血症、低血糖、高血压和动脉血管硬化等疾病,堪称上等鱼类”;你又说,我的瘦弱让你心疼,你要我慢慢学会吃鱼,增加营养,就从学吃武昌鱼开始……只因有你,我便爱上了你们的武昌鱼!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我在网上查找大量的资料,学着做干锅、香煎、香烤、红烧、酱烧、鼓椒、暴腌等等口味的武昌鱼,你是梁子湖边的孩子,吃着武昌鱼长大,我期待着会有那么一天,能亲手为你做一道我最拿手的鄂州传统名菜——清蒸武昌鱼!相思无所寄,且待春风起,又是一年春暖花开有情日,又是一年武昌鱼儿美又肥,亲爱的,我又要背起行囊沿一路春花浪漫,再去美丽的莲花山——静静地等你!
总为游人送好风
——魅力莲花山漫步
□陈京平
有诗云:世人到处见仙山,讵料蓬莱在此间。万朵莲花心上发,百顷芙蕖斗芳妍。此诗描述的美景,正是湖北鄂州莲花山旅游区。
  莲花山旅游区位于湖北省鄂州市风景秀丽的洋澜湖畔,始建于1988年。1996年被定为湖北省涉外旅游定点单位,2003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2011年荣获湖北省“卫生示范旅游景区”荣誉称号;是“鄂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基地”和“鄂州市孝文化教育基地”; 2014 年创建“省级文明景区”,同时启动创建“旅游标准化试点景区”工作并免费对外开放。
  莲花山,山连九峰,状若金莲。三国时,莲花山曾是吴王孙权的观象台和周瑜操练水军的点将台。莲花山没有泰山“五岳独尊”的雄伟气象,也没有华山千峰竞险的陡壁绝崖。如同北京颐和园和万寿山一样,凭借着无所不在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让无数中外游客流连忘返。
  走进莲花山,你就走进了一个莲花的世界,龙的世界。莲花山门楼上的龙与凤、莲花与彩云,构思奇特,着笔细腻,色彩绚丽,堪称中国古典建筑的复活版。
  中国人从帝王到庶民,都喜欢神秘的数字九。于是有了九州,进而催生了九龙。北京故宫有九龙壁,莲花山有九龙坛。都具有传统文化的象征意义。九龙坛上的龙,神态各异,穿梭盘绕,翻腾自如。驻足九龙坛,我们会静静地感受到华夏民族的自强不息、豪迈与激情。
  在郁郁葱葱的莲花山主峰下,就是祈福堂。传说晋代炼丹家葛洪曾云游于此,见此山得天地灵气,终日含烟拂绿,泉水淙淙,林木葱茏,百草茂盛,是修行、炼丹、济世的福地,于是在这里结庐炼丹,广济于民。后人为了纪念葛洪,在祈福堂下的八卦场里修建了这口“灵龙济月”井。
  祈福堂分地、人、天三层,取天清、地泰、人康才能皆大欢喜、团圆福寿之意。祈福堂内供奉着中华民族始祖。在这里,我们可以追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古老历史;在这里,我们可以点燃长明灯,为祖先送去一份默默的感恩:在这里,我们可以请上一个祈福牌,祈祷我们的父母身心安康,儿女德增慧长,事业兴盛;在这里,我们还可以夫妻同系一把同心锁永结同心、祈愿家庭和美、幸福、如意。
  祈福堂不是庙宇,也不是道庵,但总是游人不绝。
  和字壁,因四面凸塑2米见方的“和”字而显得厚重深长。
  “和”的思想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十分突出的位置,是儒家所特别倡导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原则。纵观和字壁四面铭文,努力践行天地、天人、身心、阴阳、无有之和,道法自然,敬畏自然,这种“崇尚和谐”的思想理念,是人类历史发展和追求的永恒主题!
  心底无私天地宽。
摸心台前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供游人“摸心自问”。
  “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这是我们中国人几千年来不败于世的根本。忠孝门外的800 米长寿路龙墙上,雕刻着历史上的忠孝节义人物和故事,包括古代圣贤、二十四孝、良将贤臣等共100余幅。
  元明塔,是莲花山旅游区的标志性建筑,有“江南第一塔”的美誉。它位于福寿山主峰,塔高80米,为八角形楼阁式塔,塔顶为葫芦塔刹,金光四射。塔基按自然方位布先天和后天八卦,八根金龙抱柱,攀柱而上。塔内正中的空心圆柱通天贯地,这种建筑模式为元明塔所独有。塔内各层彰显中国传统特色的彩绘,富丽堂皇,绚烂多彩!登上塔顶,极目楚天,湖光山色,一览无余。
  顺龙道而下,就是旅游区最大的人工湖——万宝海。夏秋之季,万宝海碧波荡漾,清荷生香。湖岸逶迤着400米长的万宝海画廊,置身其中,仿佛来到了昆明湖畔的颐和园。颐和园画廊为一个太后修建,而万宝海画廊却是为了千万中外游客了解中华五千年辉煌历史而建。精湛的彩绘工艺绘就143幅故事画,巧夺天工,自然天成。
  跨过万宝海上的通天桥,迎面就是坐落在洋澜湖南岸的接龙台。接龙台为低台式建筑,两侧为高8米,总长365米的雌雄双龙。龙呈腾云驾雾,倒海翻江之势,生动传神。接龙台前的欢乐广场,绿草如茵,是市民和游人健身、集会之地。
  沿着接龙台前方的步道由西向而北东南而行,就来到了神州之最、世界之最的“莲花山碑林 ”。
  莲花山碑林占地3万平方米,依山就势建构而成。八条旋转而上的碑廊从周长365米的圆形回廊,汇聚到山顶上的中心碑阁,宛如群龙盘绕,极富动感。碑林分儒、释、道、医、武、科技、民族、吴楚文化八个系列。从孔夫子的睿智格言到毛泽东的灿烂词章,从儒家学说到历代兵法,从屈子行吟到兰亭流觞,从神农百草到科学发明……无不昭示着中华文明大厦的美轮美奂。
  莲花山碑林将全国各地濒于失传的文化精髓分门别类搜集整理,镌于精石,刻碑一万块流传后世。海内外书画界专家无不惊叹碑林规模之宏大,作品艺术之精湛,碑刻水平之高超,当之无愧地被誉为“ 文化的宝山,智慧的海洋”。这无疑是书法艺术之乡鄂州市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巨大奉献!
  禅说: “山不是山”。 鸟瞰莲花山碑林,山是一座碑,碑是一座山,禅意无限,顿悟无限……
  莲花山苍松翠柏间,分布着仁、义、礼、智、信、忠、孝、廉八组群塑。这些浮雕、群塑,再现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精髓,期待着游人发扬光大!
  龙虎坛,稻香阁,鱼米乡、启明宫、迎风亭……林林总总30多个景点,让人陶然其中而忘返。
  莲花山不仅风景秀丽,人文荟萃,还充满神奇。经国内外数十家大专院校和科研部门的研究发现,旅游区内的主体建筑均坐落在异常地磁区域。这些奇妙的地磁效应能够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独特功效。根据鄂州环保局的监测,莲花山旅游区即使在旅游旺季,环境空气质量也能达到国家标准。
  斜日荷塘绿映红,拱桥横卧北南通,深情多谢杨柳岸,总为游人送好风。漫步莲花山,不仅是人与自然风光的融合,更是读一本底蕴深厚的历史大书、文化巨著!
从此爱上莲花山
□徐杏红
莲花山坐落于鄂州市风景秀丽的洋澜湖南畔。莲花山,四面群峰突起,湖水环绕。以莲花山为主体的九座山峰拔地而起,相互簇拥;她倒映在脉脉含情的湖波里,恰似九朵莲花盛开,故而得名。
  莲花山不高,山似莲花,钟灵毓秀;湖映山岚,烟波浩淼。山林、高塔,高耸云天;楼台、廊阁,浑然天成;雕塑、书画,掩映其间;福寿山、白猿山,山山相连;长寿路、长城路,路路相通;清心泉、智慧泉,泉泉相映……30多处人文景观,如星汉灿烂,熠熠生辉。江南第一塔、东方第一龙、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最为著名的文化碑林。
  我家住在莲花山附近,每天都从她脚下走过,却很少上山去。许多年前,我陪友人走马观花似的,游过两次,说实在的,对于这座每天都相见的去处,好像没有什么感觉;或许,是我对远方那些没去过的名山大川、幽绝胜景充满了向往,而对身边看似平淡的风景却熟视无睹。莲花山游客似乎每天络绎不绝,吸引了很多全国各地的游客,甚至不乏慕名而来的外国游人。于是,我开始怀疑那句“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可能说的就是我这样的迟钝之人吧。
  早春二月,冰雪初融,万物灵动。呼吸初春的气息,蓦然回首,春天的路上,阳光明媚,我决定独自上莲花山一探芳踪。
  春色尚不明显,灰蒙蒙的树木,依然沉寂萧疏,但那树下的枯草间,依稀闪现小草嫩芽。我站在山坡上,环顾四周,山坡右边有条小径隐约伸向丛林,不由追随着走了过去。以前,只观赏到莲花山的粗略景致,没想到当我进入这条小道,却有走入原始森林的感觉。只见林中生机盎然,一些矮小的植物,郁郁葱葱,鸟鸣之声,不绝于耳,几缕阳光从树缝间洒下,斜照在身上,暖暖的,让人神清气爽,脚步不由变得灵活起来。“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这一刻,风从林间穿过,阳光在枝头跃动,我好像看到花在吐蕊,听见草在耳语,仿佛山的触须,触动了灵魂的痒痒,我忘记了这是初春季节。冬天的休止符还未划上,心中感觉到了山的高度与温度,忽然觉得自己与繁华渐行渐远,从心底涌起一种莫名的感动,忘却了山外的喧嚣。
  沿着山势,向上攀登,前方有一尊石雕像立于上端,石雕人右手执阔斧,左手拿大凿,这就是传说中伟大的“盘古”了,他仿佛刚施展完无尽的法术,屹立天地之间,满怀深情地望着自己亲手开辟的天地。一路上,我还看到了开世造物的女娲氏,伏羲、祝融、神农、三皇等神像。上古神话所记录的华夏民族先民的故事,一一从我脑海飘过,就好像这些先民的思想与生活,活灵活现,在莲花山上飘荡 ……
  当我从另一个角度准备下山,又看到历代先烈的石雕分布在山体,有贤淑多才的文成公主,有充满传奇色彩的花木兰,有世代相传的杨家忠烈。最让我难以移步的,是一代贤母姚氏雕像,望着姚氏慈祥的面容,我不由放慢了脚步,看着她娴静端坐的神情,一瞬间泪水溢上眼角。她眼里闪着慈爱的光芒,这不就是我的母亲的样子吗?那样的目光,我曾经感受了无数次,在我童年的摇车里,在我回家的路上,在我的病榻前,在我的嫁妆里……我想,天下的母亲都是一样的吧,她们都有一样的目光,一样的笑容,一样的皱纹,一样的善良。
  山水的怀抱,便是母亲的怀抱。我们来自尘土,归于尘土,当我们存在时,生命在大地上开出各自的花朵,最后,我们消逝了,生命自有一份幽深与宁静,心渐渐无波无澜。
  谁说一个人的脚步是无尽的孤独?这次,我一个人的莲花山之旅,却有了出乎意料的收获。不知是不是心境使然,平日和朋友游山,不是腿酸就是背疼,可这一次,大半天的游览,却感觉不到一丝疲惫,思绪就像雨后的天空,清新异常。走进自然,顺其自然,才是人们生活的最好境界吧。
  也许,从此以后,我会爱上莲花山!
雨中游莲花山
□范先机
整天在公文里绞尽脑汁,一到周末,精神支架似乎要坍塌。渴望寻找一处宁静的空间,让心灵自由自在地飞翔。上周六,天一直下着雨,我独自撑着伞来到莲花山。
  跨进莲花山风景区大门,心情就被过滤了一番,躁动、烦忧全被虑走。整个景区楼宇嵯峨,树木葱郁,沐浴在潇潇的春雨中,安逸恬静。抢先映进眼帘的是与正门遥相呼应的和字壁。豆大的雨滴把“天 ”“地”“人”之和谐相处淋漓得更加迫切。祈福楼,气派雄伟。伫立在雨林中,虔诚地传递着东西南北的祝福、春夏秋冬的祈祷。长寿路,细石镶嵌,光洁如洗,蜿蜒在茂密的松林中。雨,忽轻忽重地敲打着松林,传出的声响,时而如长者谆谆教诲之声,时而如下级铮铮规劝之音。在长寿路行走,听雨,看树,踩石,领悟人生的真谛,揣摩生命的奥秘,感慨路的名字是何其深奥、玄妙。
  万宝海,虽然没有莲花盛开,游船游弋,但生机依旧盎然。水面上各式造型,惟妙惟肖。振翅的 “飞鸟”,昂头的“水蛇”,跳跃的“红鲤”,静卧的“乌龟 ”,个个鲜艳养眼,在雨帘里栩栩如生。长生路,是紧绕万宝海的一条长长的画廊。雨雾弥漫,画廊上的风土人情更加鲜活传神,典故传说更加形象生动。嗅着典故散发的绵甜之味,听着雨滴的清脆之声,生命期盼进取的精神来拓宽,期盼高雅的文化来夯厚。
  雨雾中的元明塔,虽然没有丽日下的熠熠生辉,但却有另样的风度。与云比肩接触,与雨贴脸交流,元明塔愈显君子泰而不骄,愈显智者沉着稳定。
  莲花山的碑林,如八条黄红的巨龙盘桓着白猿山。万块石碑,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万步台阶。今天的莲花山文化气息浓郁,蜚声海内外,碑林功不可没。漫步碑林廊中,块块石碑飘溢股股的文明,伴随着阵阵春雨在心中汩汩流淌。站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之岸,感叹自身知识的贫乏,力量的苍白。雨中的碑林,用无声的语言告诉我,生命需要不停地锤炼,人生需要不断淬火。
  此时,除雨点在空中的“唰唰”声和敲击物体“咚咚”声外,再无其他杂音来打扰这处子般的世界。昔日喧哗的六合园,也安静得似乎没有动物存在。马、鹿都昂头静静地站立着。虽然初春的雨水略带几分寒意,但它们却不打一个寒战,专心等待春雨注入正能量。调皮的猕猴也不再发 “人来疯”,娴静地爬在铁架上,听着风,看着雨。蓝孔雀,不再如往昔一样为华美的外表喧嚣不止,只是默默地凝视着周围的一切。
  雨中流连于莲花山,心情分外舒畅。很是庆幸这次顶风冒雨来到莲花山,触摸着莲花山的心扉。
  说起来很遗憾,至今走进莲花山风景区只有区区的三次。1996年,一个阳光灿烂的秋日,带领学生到莲花山秋游。刚刚建成的风景区,处处鲜艳夺目,光彩照人。跟着学生走马观花浏览之后,在脑海中除留下莲花山华丽富贵之外,还有几分哗宠之虞。今年正月初一,我与妻子一起来到莲花山。天气尽管晴朗,但反常得如同夏日。莲花山免费向市民开放,景区内人流如织,人声鼎沸。也许是天气不宜人,我步履匆匆走了一遭。今天的游玩,却让我深深“黏”上了莲花山,为她精彩的生命哲学折腰。莲花山是一部几辈子也研读不完的巨著,是一座几代人也开采不尽的宝藏。
  认识周围的人和事,需要不停地揣摩,不断地品味。如停留在最初浅显的印象之中,那永远只能 “不识庐山真面目”。
小品稻香阁
□龚愿琴

  在莲花山众多瑰丽的建筑和景观中,我最喜稻香阁。
  稻香阁静立于莲花山景区的深处,要想看到她,须在古武昌城向南延续的凤凰路76号驻足,转身向东,攀上24级平步青云的石阶,跨进16米高的雄伟门楼,越过祥云瑞气缭绕的九龙坛,进得山门,面朝和字壁,径直掠过神州馆,再依山就势由宽阔的柏油路引领数百米,绕过栩栩如生的“鱼米乡”雕塑,眼前但见一白墙红柱绿琉璃的两层小楼,你看看那四方八角飞檐烘托着楼顶一朵曜日红莲,这儿,就是我的钟情之地了。
  稻香阁建于1993年至1995年间,高14米,面积110平方米,背靠烟波浩渺的洋澜湖,面向整个莲花山 500多亩的山水碑廊和亭台草木,玲珑小巧,自成方圆,看似茕茕独立,实则与周围的道路、园林、白鹤、黄龙,乃至空气流转、星云变幻、日月穿梭、晨昏更替及四季轮回都和谐共融,相辅相生。
  稻香阁为古典楼阁式建筑,大门朝西,打开便是满天红彩云霞;上下两层共有24根圆柱立地擎天,撑起气势不凡;前、左、右各有两扇六边形窗棂,古朴典雅;转阁之间的斗拱翘角,颜色明丽,线条流畅,涂抹点染均有理有致,眼眸流连之处,浸润满满中国风;腰檐平座的彩绘绿黄蓝白相衬,远近浓淡恰相宜,尽显深沉厚重而又器宇轩昂之风流。
  步入稻香阁,最醒目的是二楼的插秧图、锄禾图和拾稻图。左边挂着的插秧图,上题七言四句诗: “手把秧禾插稻田,低头便见水中天。顺应自然方成道,退步原来是向前。”此诗生动活泼、浅白平易,却又寓意深远、禅悟无穷。右边高悬锄禾图,其题诗耳熟能详、妇孺皆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中间的拾稻图上没有诗,有“滴水成河”四字连排,立于此处,读此四字,呼吸此风,屏息静气,闭目凝神,游人自会有无限情意涌满心怀。这个 “情意”,正是莲花山人建立稻香阁的初衷所在。
  二
  稻香阁不大,相比于景区内竦峙连峰的山峦、碧波荡漾的内湖、绿草茵茵的广场、曲折回旋的长廊,她微乎其微,甚至可以隐匿于其中而忽略不计。但,她自成一方气候:寒来暑往,冬去春来,独坐稻香阁,抬头——山脚的迎春花黄灿灿,举目——万宝海的莲花红艳艳,转身 ——路边的野菊芳幽幽,回首——枝头的俏梅笑吟吟。
  稻香阁不高,相比于巍峨的门楼、大气辉煌的祈福堂、耸入天云的元明塔,她位卑身小,甚至可以低到尘埃里去。但,这里自是一方气象:眼见着一条巨龙从苍茫大海溯流而上,跃过千里长江的波涛,掉头向北,一头扎进汪汪洋澜湖,再从365米长之双龙相拱的接龙台上岸,在宽阔的广场上舒展龙身,飞上108 级通天桥,向着来迎的神鹿和仙鹤,随着24条形态各异的小龙簇拥飞舞,沿着108级陡峭的通天龙道向上,到达巍巍元明塔之北,进门,顺塔而上11层,直入云霄,飞天而去。
  稻香阁不深,相比于忠孝路的曲径幽远、碑林的遮天蔽日、山谷间的树林阴翳,她清爽明亮,怡神养眼,且自有一方气韵:无论春夏秋冬,无论人多人少,整个莲花山景区多是静静悄悄、笑语盈盈,儒、释、道三家文化在这里汇融,古今中外的文明在这里灼灼熠熠,处处是景,步步是情,伸手是雅,驻足是静,祥瑞明净之气在空中弥漫,丝丝缕缕都渗入了包括稻香阁在内的角角落落。
  三
  从1988年始建至今,莲花山景区已历二十八载芳华。
  据说,稻香阁建成之初是用作办公室的,主要为近在咫尺的碑林建设服务。莲花山碑林依山造势,气魄宏大,造型独特,内容石碑一万块,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文化碑林,历时多年才完成。试想,在葱葱山林中成就这样一片大规模的艺术石刻,从规划,到设计,到建筑,到雕刻,到安装,得花费建设者多少心血和汗水,得经历多少艰辛与困难,得发生多少感人肺腑的暖心故事,而这一切一切的出发点和见证者,正是小小的稻香阁啊。今日,当人们流连感叹于包罗万象的万千碑林之中时,曾为碑林的诞生立下汗马功劳的稻香阁退身其后,不言不语,不声不响,她用安静的姿态向人们阐释着“退步原来是向前 ”的现身含义。
  数年前,有一位才华横溢的俊秀女画家,她从千里之外的青岛来到风景优美的莲花山,立刻被这里厚重的文化气息和沁人心脾的富氧环境深深吸引,于是留下来,以稻香阁为画室,在这里愉快地工作和生活。来自北方的女画家深深地热爱莲花,稻香阁门前万宝海里的映日红荷和青碧荷叶为她提供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由是,千姿百态的莲花在她的心中盛开,在她的笔下盛开,在小小的稻香阁里盛开。莲花淡淡的清香,从稻香阁里飘出来,飘过了莲花山,飘过了洋澜湖,飘过了长江,直达京城,定格在北京市邮政局印制的庆祝建国六十周年纪念邮票上,又飘向全中国。扬名之后的女画家,不悲不喜,不惊不闹,仍然蛰伏于稻香阁的斗室之中,或整日埋头勤奋作画,或带领一群稚气少年坐在万宝海边观莲写生,无论动与静,无论雨与晴,她和他们的行动均与稻香阁灵动优雅的神韵融为一体,互为生辉。
  小小稻香阁,身后平躺着南浦幽栖息地和万古长江水,面前耸立着巍巍高塔和茫茫青山,左边是文化和智慧集大成之碑林,右边是亭廊如画和鱼戏莲叶间,不偏不倚、不愠不恼、不急不躁,水潾潾、风悠悠、路长长,莲生香、叶添色、人欢笑,一切,都是刚刚好。
  二十八年莲花开,龟蛇献瑞,龙凤呈祥,稻香阁滴水成河。
  四
  如果可以,我真想像女画家一样,以稻香阁为家,坐观日升月落,立看风起云涌,静思宇宙鸿蒙,动寻万古未来,执一支拙笔,绘尽大千世界美好,写不完人世如流水神奇,集高德大慧于心,化和谐大道于外,感莲花,叹莲花,月月年年挥毫抒写不变的莲花情!
  或者,就让我化作稻香阁里的一幅画吧,墙也行,柱也行,檐、壁、瓦、拦,都行;哪怕成为稻香阁外的一棵树、一片叶,亦或是稻香阁头顶的一片云、一滴雨,环绕着稻香阁的一团气、一阵风,也行;总之,只要让我成为稻香阁的一部分——我愿与她同雷电,共霜雨,春春秋秋,朝朝暮暮,守着这一方微澜细浪,守着这一方日月星辰,守着这一方天造地设,为红莲的艳丽拍手,为巨龙的腾飞言欢,为吴头楚尾的繁花喝彩,与大江南岸这座两千年的三国故都长相思,长相伴。
  其实,稻香阁,何尝不就是一朵亭亭独立、悄悄绽放、慢慢结籽的莲花呢?优雅、安静,是她唯一的姿态。恬淡、清香,是她高洁的情操。可远观,不可亵渎。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花开不离绿叶,花落结为莲籽,莲子莲孙,连子连孙,更兼“荷”“和”同音,意寓美好,意蕴绵延。莲花年年开、年年香,稻香阁永不老、永安康。
  漫步魅力莲花山,我,独恋小小的稻香阁。
万宝海上通天桥
□罗瑞强
来到万宝海,我每次都要走上通天桥。
  万宝海中有通天桥,桥两边,这海子三面都有长廊相绕,上接浩淼的洋澜湖,它是莲花山中一块幽静之地。
  万宝海的长廊碧顶红柱,满廊彩绘。在桥的两侧,在红瓦廊亭的引导下,分春夏秋冬四部分,彩绘有仁义礼智信等故事。漫步与靠坐这洁静的石板长廊,感受着中华文化的精髓,就会有一种昂扬的气质从你身上升起。它虽然没有北京颐和园长廊的通透和大气,但绝胜江南园林那小桥流水的长廊,有一种沉静后的幽渺。沉静因在山中,幽渺因接江湖。
  看到万宝海三个字,使我想起了北京的中海南海北海,和九寨沟的那些海子。据说是蒙古人和高原人他们向往大海,就把稍微大一点的水域统统叫着海子。这万宝海是洋澜湖伸入山谷的部分,山边用路把它隔开,万宝海里的水从路下与湖相连,水面与湖面相平。因其与湖有隔,又不挡与湖相接的视线,就更显出了这万宝海的沉静与闲适。
  万宝海里是有荷的,海子里有,岸边也有。海子里有生长的荷,也有雕塑得大而白净的荷花,岸边长廊边都安置着盛开的荷花莲台。万宝海里的水清亮清悠。你可盘坐在莲花台上,看偶尔的风吹起丝丝微波,看蜻蜓停在刚出来的荷叶上,停一下,又飞开;看荷花盛开,听桨声来;看雪花儿落下,看头顶晴空万里,云卷云舒……天似穹窿。
  我坐在万宝海边背湖的莲台上,看这一方静静的海子,看长廊和树影投在水中,如梦如幻,这水仿佛一下就洗静了我。我再向这海子中望去,忽然发觉有明亮的眼睛在回视我,一只二只三只四只,这眼睛好象一下就点亮了我,一下就点亮了这个海子。我惊异,我仔细端详,原来是桥在主拱两边各有四个带着白圈从大到小的圆洞,随着阳光的移动和水波的反射使它们眨亮如眼睛。通天桥就是从中横跨这万宝海的。它是个仿石拱桥,造型独特,影子投在水中,颜色纯静,更显曲线玲珑,仿佛用手可以把它从水中掬出来,放在案上把玩。
  从乡村从城镇从中华文化中走来的我们,都有一种石拱桥的情结,我们曾在石拱桥上来往,送别或远行。独立小桥风满袖。日暮河桥上,扬鞭惜晚晖。“水从碧玉环中过,人在苍龙背上行。”“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桥北雨余春水生,桥南日落暮山横。问君对酒胡不乐?听取菱歌烟外声。”……还有桥夹明镜,桥落彩虹,还有长虹卧波。还有: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这石拱桥就立在这万宝海中,以慰我们思乡与怀古之情。
  这拱桥前路与长廊地平,挨水边平地出八字口,直伸、缓起、猛陡,缓曲线接圆曲线,使我想想了清明上河图中的那个拱桥。想起了那攀缘在桥栏边的人和桥下船上那忙碌的船工。是啊!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别处看你。这桥不行车马,是一处极佳的看风景之地。这桥南连梯上巍峨的山峰,北接丘陵广场和湖边龙台,是一条时下时上起伏的人行观光通道。在这上桥,用登字最合适,因这桥两边各有六十来级台阶,这桥最适合登高而啸傲兮。
  这桥石子磨面,石围栏,石望柱。石栏上雕刻着荷花,石望柱莲台上是一个个旋转的莲花。拱顶曲面上也有一幅盛开的莲花,施彩,用金黄色的铜丝勾勒。这莲花,不媚不妖,淡定、娴熟喜人。站在这朵莲花中,就站到了这座拱桥的中心,就站到了最高点;站在这莲台上就感觉风是那么悠,山是那么青,天是那么的高,有靠山湖水都亲了过来。
  桥的主拱边都围着一圈金色的莲花,它们都由金色的花丝相连,如缀在衣领上的那精致的花边,主拱上面有三个绿底金黄大字“通天桥”,上挂一溜红色的宫灯和随着桥的曲度伸出的龙头;桥身都由白漆勾画出一块块的青砖石。由通天桥我想起了通天河,那是西游记中的通天河,深不见底,宽看不到边,最后唐僧师徒靠一老龟才能渡过。那河上要有桥,唐僧师徒就要少受一次劫难,不,不是一次,是两次,回程时,老龟把他们都掀到河里了。桥可以通天,我相信,当然能。你看喜鹊搭桥,就能让凡人和天女相见,还有虹是天上桥,我们的拱桥就是长虹卧波,当然能通天。
  我在这万宝海和中华文化的长廊中洗静和凝聚,然后走上通天桥,走向更加广阔的天地。
  矫健的通天桥在万宝海,在春风、夏月、秋雨、冬雪中都显得那么洁静,那么一尘不染。它受到了高耸的莲花山和广阔的洋澜湖的深深眷顾,这爱护使它更显得精神焕发。它吸引着我们从四处走来,从万宝海从洋澜湖上凌波而来。一条油光溢彩的曲线,龙接、桥导、鹿奔、鹤舞、山呼,直上红檐白壁、正正高高的元明塔。桥留下了我们最好的倩影。
心中莲花次第开
□方远志
名山大川,何止万千。江南多山,但大多不高,莲花山亦如是,正应了那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相传当年葛洪在此炼丹,莲花山似是沾了些许“仙人”的灵气。但莲花山之名并不止此,它在儒道文化、塔楼碑林方面颇为人称道。有了这些,山也就涵养了人文气息,氤氲出厚重的底蕴。
  早春时节,万物勃发,正是登山赏景的好时机。车甫一停下,抬头可见山门处立着一座阔大的门楼,上书“莲花山”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门楼飞檐斗拱,气势恢宏,显出极为沉稳的气度。穿过门楼,跃入眼帘的是九龙盘绕的莲台,九条形态各异的金龙交相缠绕,首尾相接,栩栩如生,寓意着勤劳勇敢的华夏儿女奋发进取,生生不息。
  景区之内,移步换景。灵龙济月,一口古井深不见底,周围饰以道家的八卦。祈福堂,楼高三层,正门两旁挂着著名书法家陈义经先生手书的对联,笔力苍劲,古朴浑厚。和字壁,四方八面每个方向镌刻着一个雍容饱满的“和”字,揭示了天、地、人和的相生相处之道。摸心台,别出心裁,中间的心字与两边的字正读反读耐人寻味。
  穿过一片密密匝匝的行道树,便可看到素有“江南第一塔”之称的元明塔。塔高八十米,出土十一层,为八角形楼阁式塔,共设八道门,其中一道真门,七道假门。塔身通体洁白,庄重巍峨。登临塔顶,极目四眺,远处的洋澜湖波光浩渺,凤凰广场温婉绮丽,周遭景致尽收眼底,顿觉心旷神怡。
  沿着塔底的台阶折下,眼前豁然一亮。只见孤悬如笔的通天桥置身碧波如镜的万宝海上,秀美闲逸,意趣横生,远处观之犹如一老者打坐,近处观之若一隐者垂钓。万宝海内,轻舟点点,适逢春和景明,阳光温热,三三两两的游客嬉戏划船,碧波荡漾,乐在其中。站在通天桥的顶端静望这一泓碧水,不觉心也渐渐宁静下来,感觉忘我、无我,人世间的愁烦一扫而空。大自然能带给人奇妙极致的享受。
  如果说这些景点的视觉享受让人耳目一新的话,那么,莲花山碑林让所有观瞻者受到强烈的震撼。被誉为“文化宝库,智慧海洋”的莲花山碑林兴建于1994年,内藏古今中外的文化精品碑石一万多块,堪称世界一绝。穿行其间,宛如走进了一座浩瀚的文化殿堂。历代艺术珍品、民间藏品、书法精品包容并收,将高超的书法艺术与精湛的雕刻艺术融为一体。不同的笔法,不同的风格,不同的韵味,让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
  此时,一种奇妙的感觉通体浸润,不能自抑。我想这莲花山之由来不独是九峰并峙、莲花一峰傲立,也不仅是随处可见的莲座、莲台、莲韵,更是天地间匠心独运的造化散漫而来的脱俗高洁、雅致飘逸,寄寓了千百年的神髓。
  山水之间悟真道。当你一次一次亲近大自然的灵山秀水时,就会一次一次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和感悟,让你欲罢不能,亦步亦趋。
  莲花山,徜徉其间,带给你的也许不仅是一片风景,而是一处心灵的家园,一个连接人文和自然景观的精神去处。



版权所有:鄂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湖北省鄂州市政府综合楼5楼    联系电话:027-53083195    电子邮箱:820909596@qq.com
Copyright 2022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0720号
关注微信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