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美玉
(一)
岁月虽已沧桑了青葱的容颜,可心念之花静静地在生命里绽放。
遥想外婆的小村庄,在那绵延的大山下,在那弯弯的小溪旁,十多户人家日子祥和而安逸。小时候,每到闲暇常跟随母亲去外婆家小住。清晨早早起床,母亲给我小辫扎好彩色的绸带,小脸涂点淡淡的胭脂,穿上崭新的花衣裳。她右手提只老母鸡,左手牵着我的手上路了。对母亲而言,娘家是踩不断的石板桥,对我而言是一次开心之旅。沿途那绵延的山峦、叮咚的泉水、曲绕的小道、翻飞的彩蝶,让我一路上蹦蹦跳跳、兴奋不已。啊!依稀看到了前面道旁的一块小山包似的石头了,因为这块石头上有很 多人的脚印,曾给我无穷的幻想: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还是从山上滚下来的?那脚印是山魔王踩出来的吗?没人能告诉我答案。走到了石前,我总要爬上这块怪石东瞧瞧西摸摸,把自己的脚套进脚印里比一比大小。在母亲再三催促下继续前行,道旁小溪对面隐隐约约看到了外婆的村庄,可小溪上并没有石拱桥,仅有一块窄窄的长长的被行人脚步已磨光的暗红色条石,横跨空悬在小溪上,每次都是母亲拉紧我的小手,我战战兢兢、小步挪移而过。这时外婆家一只老狗远远的瞅见了我们,冲窜到跟前摇头晃尾,还咬我们的衣裤示好。田头地埂的大舅小姨纷纷跑来迎接我们进屋。
在外婆家常带我玩耍的是小姨,那时她十七、八岁的样子,身材窈窕、皮肤白皙、一对辫子又黑又长。小姨爱砍柴,砍柴时都会带上我,每次来到山上,她首先挑选一处茂盛的草木,然后双脚拉半开站稳,弯腰蹲跨,左手抓紧柴禾,右手拿快镰割、砍、剁,并随手把柴禾一排排铺开。而我则在山坡上采花捉虫的,寻带刺的野山楂,找甜酸的野秧苞。但我最感兴趣的是青青的山坡上一种矮矮的小叶树,枝丫上结满了乒乓球大小的浑身带刺的青绿色的圆球,这是野生的板栗果。小姨砍好的柴禾要曝晒几天等它枯干后才弄回家待用。所以每次收工后,她从不空手而归的。只见她用镰刀麻利的削下一个个刺球,装进袋子挑回家,堆放在房屋角落里焖成黄色。用木板铺在刺球上面,脚踏木板来回滚动,滚出母指甲大小深红色的板栗来,生吃清甜,熟吃醇香。
小姨会爬大树。外婆家有六棵并排的高大的枣树,我和小朋友们常在树下手拉手唱儿歌,有时痴痴的望着枣儿滴口水。小姨三两下就能爬上高高的树梢,丢给我串串带叶的青里透红的枣儿,还能顺手抓只知了给我玩乐。外婆家的果园很大,在屋后的半山坡上,除了六棵枣树外还有杏树、李树、桃树、梨树、板栗树、柿子树等。每到果实成熟时节,小姨都会把我带进园里现摘现吃,往往是我在树下东瞄西瞧的找哪枚果实最大最红,很任性地指定要吃那个,小姨都会满足我的要求,只见她一跃而上,双脚站在高低的树叉上,左手抓紧一根粗树枝,右手去够那枚最大的,树枝都压得弯弯,整棵树都颤颤巍巍,我好紧张担心枝断人摔下,而她笑咪咪的像没事一样,真是艺高胆子大呀。小姨能编草鞋。山村烟雨朦胧天,村里三五个女孩子聚在檐廊下编织草鞋,她们边编草鞋边唱花儿(山村情歌)。一根根软软黄黄的稻草在姑娘们玉指里浮动穿梭,那花儿时而温软绵长,时而清脆悠扬……旁边的我拿着一双双精致的草鞋嘻笑捣乱。
小姨还敢驱豺狼。那个年代,大雪封山时,饿狼常常蹿到村里偷袭小猪,忽有人大声呼喊:“狼来了!狼来了!”小姨闻讯拿根粗棒冲出家门,带领村民沿着狼的脚印去找寻狼的踪迹。我心砰砰直跳,惊恐万分地尾随其后偷偷观看。那急促的脚步声,愤怒的呐喊声在山岗回荡……
小住外婆家和小姨相处的时光是我童年画卷中一朵朵绚丽的山花。
(二)
小姨最爱姐闺女,姑疼内侄娘家亲。儿时我总喜欢陪奶奶去姑姑家串亲,姑姑见了我们是眉开眼笑,轻喊我乳名:玉儿尝尝这个,玉儿吃吃那个,尽其所有还不够的架式。姑姑家住在梁子湖畔,靠捕鱼为生。两位亭亭玉立的表姐都会游泳和织鱼网。我最期盼的是她们带我采红菱。天刚刚破晓,我们踏过瘦长的还有露水的田埂,登上了渔船。姑父双手拿根长竹竿用力顶住岸边土坡,船就起航了,缓缓地前行,大姐二姐一左一右,我坐在船舱中间。船过野荷塘,大姐随手给每人编个荷叶帽,二姐顺手摘几枝荷花给我玩,有粉红的、鹅黄的、雪白的。有的还是花骨朵儿,含苞欲放,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开裂似的;有的才露出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都展开了,露出了金黄色的花蕊和嫩黄色的小莲蓬,它们好像在仰头对我微笑,散发出阵阵芳香。而那绿绿的荷茎上满是柔柔的小刺,我爱不释手。船经芦苇荡,那芦苇郁郁芊芊、摇摇曳曳,间或有水鸟飞向高空,鸣声旷寂悠远。船行到了淼淼湖面,那水真清呀!看得见湖底下水草摇头晃脑;看得清鱼儿优哉乐哉的滑然而过。而那菱角菜绿油油,满盈盈一大片一大片浮在水面上。船儿穿梭其间,姐姐们捋起衣袖,露出戴着银镯的白藕般的胳膊,熟练的翻开一根根长长的菱秧,菱叶下面缀满了沉沉的红菱,鼓鼓的青里透红,有弯弯对称两角的,也有尖尖对称四角的,带着温润的水气。老的红菱丢进舱里,嫩的就给我吃。咬开红壳白肉,溢满清凉的脆甜。每一根采尽后的菱茎要仍放进水里,姐姐说还会开花结果的,过段时日再来采二茬。不觉已是晌午,我们满载而归,天蓝云白、风暖晴柔,远看青山如黛,近闻渔歌互答。我猜想姑姑在家忙着剁红菱,准备中餐的清炒菱角菜、爆炒酸辣藕丁、灶煨排骨菱米汤……
姑姑家的荷塘、芦苇、野红菱成了我童年幸福的花朵,盛开在生命的记忆里。
(三)
一晃到了青春的岁月,那年我二十岁,兰姐二十一岁,我俩是高中同学,同时前往一个非常偏远的山村小学代课。第一次去学校的情景仍历历在目:绵延不绝的大山望不到尽头,山脚下一条羊肠小道绕着山体延伸,小道旁边是蜿蜒的小溪。山沟沟里静卧着大小不一的村庄,漫山滴翠,树木葱茏,雪白的、淡紫的。菊黄的野花一团团、一簇簇到处都是。山林里泉水叮叮咚咚、鸟儿叽叽喳喳,忽见半山腰的一块大石上站着一只野鸡,羽毛光亮艳丽,长长的尾巴,它正在一撅一撅咯……咯……咯……打鸣呢。惊喜不已,脚步更加轻快。行至半道上,突然感觉山上树林厚厚的积叶里有窸窸窣窣的声响。不好,可能是有大蛇要到小溪里喝水,我俩立马停住了脚步,敛声屏气,毛骨悚然地静候蛇先过道,果然一条两米多长、胳膊粗的花蛇滑过小道,溜进溪里。这才松了口气,我俩嗖的向前冲过去,吓得魂不附体,飘飘然的前行。隐约看到了学校,卧在山坡上,周围两里内没有人烟。我们迈过小溪上石砌的拱桥就来到了校门口。进了校园,看到的是低矮的土砖教室,窗户很小很小,自制的小木黑板,桌椅全是学生自带,高低不齐。还好,教师宿舍是红砖的两楼,我们住二楼,算是优待。至此我俩为师的生涯拉开序幕……
学校六个班级,学生共有两百多人,教师七人。中午三节课,下午两节课,不上早晚自习。几乎是每个教师包班任教一个年级的语文、数学、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每位教师轮流值日,值日那天负责敲钟、带操、记考勤、处理学生突发事件。师生都喝凉凉的山泉水,教师吃土灶饭,学校专门请位老头种菜和做饭。没有电视、广播、报纸、电话、商店,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但那时的我们内心明静,理想是考上师范,终生从教。校园里白天是书声朗朗,童稚的歌声在山岗回荡。傍晚,其他教师都回家了,他们要干点自家农活。就我俩守校,不大的操场上数不清的红蜻蜓翩翩起舞;夜幕来临,月儿挂在树梢,松涛阵阵,凉风习习,点点萤虫飘来忽去,随手便可抓到一只。偶尔,半夜里还会有几只狼跑到操场来嗷……呜……嚎叫,吓得我们气都不敢喘,连忙蹑手蹑脚起床检查门窗是否完好,才安心睡下。清晨树林里的鸟儿是闹钟,我俩来到学校旁边的一块大岩石上,在晨曦里朗诵诗歌、散文。这时会有三三两两的小孩陆续到校,不时会有小女孩送给我们一簇野花,还怯怯生生、奶声奶气地说;“老师!你们的花裙子真漂亮。”一场春雨过后,我俩手挽竹篮上山采蘑菇,常常是满篮而归,蘑菇的香甜嫩滑的确是山珍美味;晴朗的黄昏,我俩提起白裙子上山采野花、摘野果,看袅袅炊烟,听牧童悠扬的笛声,好不惬意;每逢假日,归心似箭,双双骑着“五羊”牌自行车,身着同样的红色中长的风衣,头戴白色的太阳帽,飞驰在山间的羊肠小道上,这迷人亮丽的风景烙印在我俩青春的岁月里。不久,我俩双双考取师范,分配到镇级中学执教至今,都成了骨干教师,在三尺讲台上无怨无悔、默默耕耘,那青春岁月的磨砺是我人生的巨大财富。
(四)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转眼儿女已双全。记得孩儿读小学时,课业不重,日子过得无忧无虑。一日春游沼山,我们一家四口乘车半小时便来到了山脚下,徒步上山。只见山峦起伏,绵延不断,山腰白雾缭绕。我们沿着盘山水泥公路慢慢前行,俩小儿在前面蹦蹦哒哒、嘻嘻哈哈,时而姐姐采朵小花发现了小鸟;时而弟弟捉虫看到了野兔。慢步在林荫道上扑面而来的是山野谷出、奇峰异石、沟壑纵横;涛涛松声,啾啾鸟鸣,让人如痴如醉。不知不觉我们到了森林公园的翠竹山庄,坐在竹林的石凳上,清风徐徐,林静心清,姐弟俩嗅嗅竹香,摸摸竹节,还抱着竹竿转圈圈,父母的双眸里溢满了爱怜。此刻我似乎找到了自己灵魂的圣地。休息片刻后,继续游玩了鸡公石、关帝庙、烽火台、朱妃庵、龙凤寺等景点。姐弟俩在这个全新的世界里,充满了好奇的目光,叽叽喳喳的问个不停,答得我俩口干舌燥、满心欢喜。沼山最高峰是418米,一鼓作气登上了山顶,孩子们红扑扑的脸蛋上汗淋淋、笑盈盈,明眸里满是惊喜。哇!好美的景色呀!远处是烟波浩渺的梁子湖,近处山下田野里金黄的油菜花,翠绿的麦苗,星罗棋布的村庄,清一色的红瓦白墙,像是镶嵌在田野上的宝石熠熠生辉。湖边玩水是孩子们的最爱,也是父母陪伴孩儿的美好时光。梁子湖是湖北第二大淡水湖,那湖水的恬静、鱼儿的嬉戏、水草的飘荡,令人赏心悦目。我们家就住在湖边古镇上,每到暑天的傍晚时分,圆圆的红红的落日还挂在水面上,我家四口已在水里玩游了,娘仨套在游泳圈里手划脚蹬的飘来浮去,比赛蛙泳、仰泳、侧泳。而他爸则游到远远处,猛的潜入水下,不见了踪影,吓得我们在水里乱扑腾,哇哇乱叫,不一会儿他又冒出了水面,笑得我们直呛湖水。这个天然的游泳池每天不下两百人,父母孩儿同嬉水,嬉闹到黄昏才肯散场。那水的清凉,那乐的画面定格在孩儿童年光阴里,也印在父母的心坎上。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蓦然回首,年少青丝变白头。春日之微风,夏日之绿荫,秋日之暖阳,冬日之白雪,人生四季是一个花期,我在这平凡岁月里,默默耕耘,用汗水作为底肥,春种秋收,在心灵深处开启一扇晴窗,用青春的时光去雕琢和收获生命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