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艺作品 > 散文 搜索:

丝路鄂州

来源:鄂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发布时间: 2024-06-28

□周承水 周文彧

我们所说的丝绸之路,是自秦汉以来联系亚洲与欧洲东西方交通道路的总称。丝绸之路沿途有许多国家,各自组织商队,与邻近国家进行贸易,各式各样的文化在路上通过,相互进行交流。围绕这样的丝绸之路而进行的东西方文化交流,早已从遥远的古代就开始了。然而丝绸之路这一名称本身,并没有那么古老。它是德国地理学家里希霍芬于1877年在他的名著《中国》中提出来的。

陆地丝绸之路

我们说鄂州文明历史悠久,可能有人认为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实事求是地说,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战国时鄂州的陆上丝绸之路,居于相当重要的地位。然而,过去在中国史研究中,把鄂州史忽视了。我们姑且不说造成这种现象的诸多原因,只想说明,这样做会使人们在选取典型时囿于片面,使探讨历史深处的一般规律难以洞若观火。

在鄂州市博物馆,收藏有一种叫《鄂君启金节》的文物复制品。据悉,有四枚金节是1957年在安徽寿县邱家园出土的,1960年又发现了一枚,共五枚。其中舟节二枚,车节三枚。《鄂君启金节》的发现,为我们窥视战国时期陆地丝绸之路打开了窗口,看到了鄂州人互惠互利的开放精神。再现了战国时期鄂君启在鄂州大地上开启的经济交流,文化交流和人文交流。其实这种交流是陆地丝绸之路,他对秦末汉初丝绸之路的形成发挥了催化作用。

鄂君启者,何许人也?他是楚怀王熊槐之弟熊启——分封职掌鄂地(今鄂州市)的君主。楚怀王六年(公元前323年),大工尹昭雎奉怀王之命,为熊启铸造了青铜质地水陆通行符节——鄂君启金节,特颁发给熊启作为商品贸易出入关卡免税的凭证。熊启没有留下什么生平资料,只留下五枚金节,让我们去猜想。舟节上刻有163个篆体字,车节上刻有148个篆体字,共计311个字。这311个字,涉及到当时的商业范围、交通线路和管理制度等重要文化信息,金节一经公布,就被史学界视为稀世珍宝,国之重器。

从这311个文字中,我们读出了鄂州先民“筚路蓝缕”的开拓性格和流淌在他们血液中的精神。

舟节铭文9行,每行18字,内重文1字;车节铭文也是9行,每行16字,内重文1字,合文3字。铭文排列整齐,字皆错金,笔划遒劲规范,行间用直线分离,重文和合文用两短横表示,两字作一字排列,刚好满行。据史书记载,先秦时期,由国君颁布的符节用金属制造,由有司(分管交通的官员)颁布的符节用楠竹制造。鄂君启之所以用青铜制造并铸成竹节形状,是按当时的符节制度执行的;它是由楚怀王颁发的,本应是金节,但又是为鄂君启“府商”(即今天所说的红顶商人)从事贸易活动,不能以金节的形式颁发,所以用青铜铸造成竹节形状,是一种介于国王与有司之间的符节。有了官方的金节,熊启的商业势力就不一样了。

从金节铭文看,鄂州人实为中国商品贸易制度的创造者,而最具创造性的人物为熊启。说是熊槐和熊启创造了商品贸易制度,并不言过其实。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熊槐在制作节文之前,一定同弟弟熊启进行过商量,不然,节文中的具体细节不会那么完备。熊启是一个视野开阔、经济智商高于常人的商人,他看鄂邑有四通八达的水路和车辆便利的官道,便利用熊槐的地位和影响,做起了物流贸易大买卖。《鄂君启金节》告诉我们,熊槐虽然特许熊启贸易货物可免除进出口关税,但也有一定节制的,而不是放任自流的,有点儿像现代的计划经济体制。

比如说,免税但是要限量。舟节规定“屯三舟为一舿(舸即船),五十舸”。从这里的字面意义看,一舸的载运量相当于今天的18吨,五十舸的载运量约为900吨。车节规定“车五十乘”,五十乘车的载运量约为50吨。熊槐同意熊启陆路货物免税限量为150乘车,相当于今天的150吨左右。这样的交易量在今天看来算不了什么,可在当时运载能力不强条件下,拥有如此数额的贸易量,是令人震惊的。

实行严格的免税年检。舟节文说:“为鄂君启之府商铸金节,……岁赢返。”何谓“岁赢返”?就是说免税期限为一年,在一年内可多次贩运,凭节免税,期满后将节缴还有司,有司验证无违反规定的行为,再发放给熊启使用。

严禁倒卖军用物资。车节文说:“毋载金、革、黽、箭。” 金、革、黽、箭等均为军用物资资源。战国时群雄争霸,军用物资奇缺,楚国境内盛产铜、铁、竹等制造兵器的材料,所以熊槐严禁将本国军用物资向外贩卖。

禁止熊启的商队向地方官要求安排食宿。节文“毋余李飤”,意为熊启的商队所到之处,地方官员都不准向其提供食宿。否则,属违纪行为。

舟节和车节上的这些文字,不经释读是很难看懂的。如果你看懂后就会发现,这311个字,将中国“官商”经营史,由汉代推到了战国时期。熊启的商队为了盈利,他们“倍道兼行,夜以继日”,还要冒“关梁之难,盗贼之危”。这使我们想到,鄂州的祖先在古老的星空下,纤夫拉船,马夫赶车,纵横几千里,做进出口生意,他们积极、睿智、勇敢的开拓进取精神,为秦汉商品经济贸易的发展,无疑具有启示作用。

《鄂君启金节》上的铭文,如一个密码本,它出土之后,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向战国鄂州的大门,为我们还原了那个时期鄂州地区商品经济的繁荣和贸易往来的兴旺。熊启的商贸之路是值得经济史学家们认真研究的,不管怎么说,他算得上那个时代既精于营商环境,又善于开发商业资本的商贸实践家。

战国时期,南北方的经济特色比较明显。南方的物产资源十分丰富,北方的手工业相对发达。当时的鄂州地区许多特产生产过剩,要寻求销路。身为封疆大吏的熊启,不仅有超人的商业头脑,而且有开阔的贸易视野。因此他在其兄熊槐的特许下,创办了一个半官方半民间的庞大的水陆两栖贩运商队。

当时楚国的交通状况是,东边和北边以陆路为主,西边和南边以水路为主。鄂州是鄂君熊启的封地,也就是说,鄂州是熊启开展“府商”进出口业务的起点。自古以来,鄂州地区水路十分便利,熊启利用舟节开通了四条航线:西北线“自鄂市(今鄂州市),逾湖、上汉,适鄢,适芑阳”,这条航线以汉水为主干,通往郢都;东线从鄂州入江东下,直通泸江;南线从长江上游入湘江、资水、沅水,到达湘西桂东;西线自鄂州溯江而上,经木关到达郢都。

陆路利用车节也开通了四条线路:北线“自鄂市,适阳丘、适方城”,到达河南;西北线“适方城……适兔禾”到达了陕西商县;东北线从方城东行,“适繁阳,适高丘”,到达了豫皖;东线“适下蔡,适居巢”,到达了江淮地区。车节中所载的地名多为边关地区,可以推断,鄂君熊启陆路贩运,主要是进行跨国贸易。

车节的西北线是通向秦的贸易之路,北线是通向三晋的贸易之路,东北线是通向宋、齐、鲁的贸易之路,东线是通向吴越的贸易之路。鄂君启位居南北中间地带,有通商南北经济之便。于是,他把南方的特产和手工业品贩运到北方,然后把北方的物产贩回到南方,这便是熊启这个“红顶商人”跨国贸易从中赚钱的初衷。

毫不夸张地说,从舟节、车节铭文可以看出,鄂州在中国古代经济交流中,已经在四个方面处于领先位置:率先实行通关免税证,并且实行限量进出关口;政府官员只要取得合法手续,也可以经商,但必须遵纪守法;官员经商所到之处,不能享受沿途地方政府为其提供食宿,公私必须分明,检验一经发现有违规行为,将取消营业执照。作为社会发展中的新兴阶层,鄂君熊启已成为官僚商业资本出现的真正代表。

鄂君启金节铭文释放的信息,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以鄂州为起点的陆地丝绸之路。在商品贸易中,你的认知有多远,你的商品就能走多远。随着鄂君熊启商贸的发展和商品交换范围的扩大,各地土特产交流的频繁,商品的种类大大增加,从农产品、手工产品到达官显贵喜爱的珠玉珍宝,无不应有尽有。商品贸易惠及的地方有:临淄、濮阳、大梁、宜阳、洛阳、咸阳、下蔡等地,涌现出了许多“千金之家”“万金之家”,真正实现了异地的双赢。

海上丝绸之路

汉末三国正处在海上丝绸之路从陆地转向海洋,承前启后并最终形成规模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孙权从公安迁驻到鄂县,改鄂县为武昌,大兴土木,建设武昌城。他主张“国以民为安,民以食为天”。“若更通伐,妨损农桑”,于是大力发展经济,开创造船业,训练水师,以水军立国,并派遣航海使者开发疆土,开拓海上丝绸之路。并以武昌作为开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在很多人眼里,孙权是一个只善于打打杀杀,“以武而昌”的武夫。有这样看法也不足为奇。在那个风云际会,群雄逐鹿的烽火岁月,谁的拳头大,谁就可以雄踞一方,直到问鼎中原。但是我们忽视了孙权的另一面,他也是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宏观经济学家,一个睁眼向洋看世界的人。

赤壁之战后,孙权坐领江东,又占有鄂州这个矿冶中心和荆襄一部分肥沃的土地,江南广大疆域都在他的控制之下。自公元200年孙策离世后,孙权代他领兵,到公元252年孙权死,孙权统治江南长达52年。黄龙元年(公元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他在这里建都,是因为他看中了武昌的地理优势,这里有长江、长港,众多湖泊,有丰富的铜矿、铁矿,既有战略区位,又有战略资源。不久,他以建业为都城。建业即今日之南京,后来又称金陵。孙权把政治中心东移南京后,但他一直把武昌作为他的陪都经营。他加快江南开发,使长江中下游以南的地区,逐步成为经济和文化的发达地区,推动了我国古代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也是在这个时期,武昌地区的手工制造业,达到了一个高峰。

当时,武昌地区的高光产业主要有四项。

其一,是造船业。航船、航舰,这是航海的必备条件与工具。由于孙吴同曹魏、蜀汉在长江上作战与海上交通的需要,孙权积极发展水军,船舰的设计与制造有了很大的进步,技术先进,规模也很大。武昌是孙吴的造船中心。当时孙权设置典船都尉,专门管理造船工场。孙吴所造的船,主要是军舰,其次为商船,数量较多,船体庞大,龙骨结构质量很高。最大的战舰可载三千士兵,有上下五层,非常壮观,续航能力极强。航行在南海上的商船,“大者长二三十余丈,高出水二三丈,望之如楼阁,载六七百人,物出万斛。”当时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从东吴出土的陶制船模看,此船从头到尾有八根横梁,八根横梁说明有八副舱板,八副舱板把船体分成九个严密的分舱。这是一种用横梁和隔舱形成的分隔舱结构造船新技术。船在航行时,即便有一两个船舱受到破坏进水了,水也不能流入其他舱中,船也不会马上沉没。进水的船舱可以马上抽水、堵塞漏洞,进行维修,并不影响船的继续航行。说到这里,我不得不感叹武昌先民们的聪明才智。武昌发达的造船业,为孙吴海上丝绸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吴国海外贸易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其二,是青铜铸造业。武昌的铜镜和铜器铸造很发达,当然这也得益于境内有丰富的铜矿资源,如铜绿山铜矿、鄂州西山铜矿等。孙吴铜镜和铜器的制造中心有两个,一个是武昌(今鄂州),一个是山阴(今绍兴)。鄂州市博物馆收藏的神兽镜,半数以上有纪年铭文,年号除“建安”外,还有孙吴的“黄武”、“黄龙”、“嘉禾”和“赤乌”等,并刻有作坊和工匠名称。东吴的铜器,比较重要的发现是鄂州古井中出土的三件铜器。其中一件带有“黄武元年”纪年铭文的双耳铜釜,肩部刻有铭文“黄武元年作三千四百卅八枚”12个字,腹部刻有“武昌”及“官”三字,腹下部满饰均匀的弦纹极为精致,反映了当时的铸造工艺水平。另两件分别为铜锅及铜鋗,是锻造而成的。陶弘景《古今刀剑录》中有“吴王孙权以黄武五年采武昌铜铁作千口剑万口刀”的记载,古井中发现的器物使之得到了佐证。

其三,是瓷器制造业。鄂州市洋澜湖东面有一古窑址。据文物部门考古发掘,该窑址有东汉至六朝时期的窑炉20多处。这个窑场的生产作坊,由陶土存放、生产作坊、储存仓库和烧制窑炉等组成,包括了陶土处理、制作成型、阴存风干、入炉烧制等工艺流程。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鄂州先后出土并收藏了3600多件六朝青瓷器。这些青瓷器的造型,有以“孙将军门楼”“仓廪院落”为代表的建筑物青瓷器,有以“五联灯”“狮形插座”为代表的生活用品青瓷器,有以“三蹄足砚”“水盂”为代表的文房用品青瓷器。著名考古专家蒋赞初认为,鄂州出土的数千件六朝青瓷器中,百分之九十是武昌的产品,百分之十来自长江下游地区。鄂州青瓷器虽然不是出自中国十大名窑,但它较汝窑早上千年时间。而且,从瓷器工艺和质地上看,河南汝窑瓷器,明显受到武昌青瓷器工艺的影响。

其四,是纺织业。孙权主张“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若更通伐,妨损农桑”,他结合武昌地区经济特色,大兴纺织业。还设有官营丝绸生产机构。据《吴书€峰纱芳窃兀锶ǚ蛉伺耸希案肝簦ㄋ溃蛉擞腈⒕呤渲摇H熘俪浜蠊!彼镉衷半酚缸鹘醣唬囊揍≌剩捩路そ越跣濉薄S纱丝蠢矗幸采跣宓人砍癫罚渖鞣痪褪怯率舻闹摇5笔保矶啻蟪枷虺⑻岢隽朔⒄古┥5慕ㄒ椤S腊捕辏暗鬯镄菹纶敖裼任湫尬模猿绱蠡拼酥溃庇捎谑棵裰模匦肱┥#锷R阎粒豢珊笫薄!贝诱舛挝淖挚芍镂庹运砍裆闹厥映潭取7堑绱耍窖坊乖诤2吞锸本汀岸饺芭┥!薄V铘摺⒂腊驳鹊匾采俊S兰位菇卑瞬现唷?杉砍裆榧俺そ邢掠吻颉>菘脊欧⑾值亩饽乖幔嬖嵊兴笞印⒎恼赖确闹ぞ撸辛贰⒕睢⑿濉⒚唷㈢铡⒗偂⒉际康牡羌窃觳帷U飧瞿怪骷锌赡苁且晃凰砍裆罄习濉?

从孙吴以上四大产业的繁荣程度可以看出,这些精美的商品,东吴是消化不了的,必须向外寻找销路,雄才大略的孙权,自然想到利用自己的船舶优势,把视野投向了海外。

我们从史籍中知道,孙权曾数次派遣官员出使海外。《三国志》记载,第一次是黄龙二年(230),孙权“遣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及亶洲。亶洲在海中,……其上人民,时有至会稽货布。会稽东冶县人海行,亦有遭风流移至亶洲者。所在绝远,卒不可得至,但得夷洲数千人还。”亶洲,可能是琉球岛,今由日本管辖的冲绳岛。《梁书》海南诸国传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海南诸国,大抵在交州南及西南大海洲上,相去近者三五千里,远者二三万里,其西与西域诸国接。汉元鼎中,遣伏波将军路博德开百越,置日南郡。其徼外诸国,自武帝以来皆朝贡。后汉桓帝世,大秦、天竺皆由此道遣使贡献。及吴孙权时,遣宣化从事朱应、中郎康泰通焉。其所经及传闻,则有百数十国,因立记传。

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记得冯承钧的《中国南洋交通史》,李学勤的《长江文化史》,沈福伟的《中西文化交流史》等书,均皆认为孙吴政府很有作为、很有建树、很有成效。孙吴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国家有,波斯、天竺、狮子国、扶南、婆利、乌文国等。也就是今天的东亚、南亚、西亚等国家。据朱应出使回国后撰写的《扶南异物志》、康泰的《吴时外国传》载,他们到南海访问了几十个国家。

同时,外国的使者也经常访问吴国。并带来了各国的生活器物。比如磨花玻璃碗,这种玻璃碗是由海上运往中国的,它是鄂州与世界文化交流、商业交流的佐证。吴黄武四年(225),扶南国王范旃遣使来吴国,历时四年来到东吴,献琉璃。孙权派遣中郎康泰出使扶南国。黄武五年,大秦(罗马)商人到交趾、建业等地。法显陆上西行,从海上归国,由印度多摩利底经狮子国、耶婆提,到山东崂山。孙吴的丝绸之路,证明了三国时代孙权超出常人的战略智慧,孙权也从海洋文明中收获了他要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空中丝绸之路

如果说,鄂州古代陆地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显得苍老,那么,航空丝绸之路就年轻多了。航空丝绸之路是一种现代文明。

丝绸之路的魅力在于,邻与邻之间、国与国之间进行贸易,各式各样的文化在这条路上通过,相互进行交流,开放包容、优势互补,实现双赢。天时、地利、人和。三要素缺一不可。鄂州人对丝绸之路文明似乎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认知。

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已经成为人类文明的文化遗产。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鄂州人赋予了古代丝绸之路以全新的时代内涵,根植历史,更面向未来,源于中国,更放眼世界。

从航空业诞生之日起,航空运输就以快速而著称。到目前为止,飞机仍然是最快捷的交通工具。航空运输利用天空的自然通道,不受地理条件的限制。航空运输连接着当地和世界各国,并具有广泛的外部辐射能力。当今世界,航空运输发达的城市,无一不是经济繁荣的城市。美国孟菲斯国际机场、法国戴高乐国家机场、日本成田国际机场、韩国首尔仁川国际机场、阿联酋迪拜国际机场等国家级货运机场等,其吸纳与辐射作用。鄂州人对空中丝绸之路的认知,比常人更深更远。

2022年7月17日,亚洲第一个,全球第四个专业货运机场鄂州花湖机场,经过鄂州人多年艰辛的规划建设,正式投入运营。花湖机场是国家重大生产力布局项目,是湖北省构建“双枢纽”、打造“双循环”、融入“大市场”,形成“内陆开放新高地”的标志性工程。如果说鄂君熊启开创的是陆地丝绸之路,孙权开创的是海上丝绸之路,那么,当代鄂州人开创的是空中丝绸之路。鄂州人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愿景,全面推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构建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绿色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谋求人类命运共同体。

花湖机场位于长江经济带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交汇处,也是长江黄金水道与京广铁路大动脉的十字交汇点。这里有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交通枢纽城市腹地,距离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等国内大城市均为1000公里左右,具有全国领先的通达效率。位于中国经济地理中心的花湖机场,着眼于湖北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1000公里半径、1.5小时飞行圈内,可覆盖全国90%的经济总量,80%的人口,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等五大城市群;山东半岛、辽中、海峡两岸、关中、中原、江淮和北部湾七大区域性城市群;着眼于湖北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构筑国内一天送达、周边国家两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三天送达的“全球123快货物流圈。”这就是鄂州人的战略境界,他们把基础设施“硬联通”作为重要方向,把规划标准“软联通”作为重要支撑,把同建国家人民“心联通”作为重要基础,取得了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

中国民航大学欧阳杰教授说,花湖机场位居中国经济地理的“天元”位置,它是体现新一轮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是体现交通先行而下的一步先手棋。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将起到交通战略支点作用。

几年来,鄂州航空人完成了总体布局,绘就了一幅“大写意”,正在合力绘制精雕细琢的“工笔画”。到2025年,花湖机场开通国际货运航线10条左右,国内航线50条左右,货邮吞吐量达到245万吨,形成辐射全国、畅达全球的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到2030年,旅客吞吐量150万人次、货运吞吐量330万吨。到2050年,将在东跑道东侧建成第三跑道,满足年旅客吞吐量2000万人次,货运吞吐量908万吨,飞机起降27万架次。转运中心将设置七条分拣线,每小时分拣货物峰值可达50万件,自动化程度在业内领先。在顺丰全球业务布局中,花湖机场转运中心是其航网的核心,目标是建成全球供应链中心、全国仓配中心、高端加工流通中心。

花湖机场紧邻长江黄金水道,七大深水港、四条快速路、二条高速路和六条高铁线环绕周围。花湖机场周边已初步形成“公水铁空联运,江海湖直达”的现代交通网络,为多式联运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顺丰航空物流以花湖机场为枢纽,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布局四个区域性机场,包括北京、深圳、杭州和成都,构建1十4发展模式。此外,花湖机场多式联运依托顺丰速运布局三条多式联运通道,将开通包括空铁联运、空公联运、公铁联运、江海铁联运等多条多式联运线路,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夯基垒台和持久动能,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世界上最大的监狱,是人的思维。世界上最大的天地,也是人的思维。以空中丝绸之路为愿景的花湖机场,已经成为鄂州高质量发展的推动力,不久将会覆盖全国,通达世界。

关于花湖机场的建设,也有些鄂州人持消极态度,他们认为这是一项投资大,收益小的工程。对于这种人,我们大可不必在意。因为,高度决定视野,角度决定观念。我们应该看到,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世界是多彩的,文明是多样的。各种文明和谐共生,相得益彰,人类才能富足安康。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我们只有拥抱世界,才不会被世界淘汰出局。空中丝绸之路是一条包容之路、互惠之路、共赢之路。我敢断言,鄂州人选择的这条路,是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



版权所有:鄂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湖北省鄂州市政府综合楼5楼    联系电话:027-53083195    电子邮箱:820909596@qq.com
Copyright 2022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0720号
关注微信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