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风(邱保华) 同志新编了一本文艺研究和文艺评论集,让我写 几句话作为序言。我与他只见过一次面,承他信任,欣然应允。
翻读他的这本文集,始知他是业余从事文艺研究和文艺评论工作。 以本职工作余暇,从事文艺研究和文艺评论,而有如此成就,这是我很感惊讶且深为佩服的。读他的文集,我有如下几点感受:
第一,是他的文艺研究和文艺评论的视野广阔。通常从事文艺研究和文艺评论工作者,多专于一个领域,业余从事这项工作的,更是如此。但邱风的文艺研究和文艺评论,却涉及到古今文学作品,民间文艺创作和文艺理论批评,包括写作学问题等诸多方面。就文学一类, 还涉及到诗歌、小说、散文等多种文体,这是很不容易的。曹丕在《典论€仿畚摹分兴担?“文非一体,鲜能备善”。虽然说的是文学创作, 但也适用于文艺研究和文艺评论。邱风在不同文艺门类和文学文体的研究、评论中,虽然不能做到尽善尽美,但能兼擅,就说明他对文艺 问题,能融会贯通,在研究和评论中,也能交互为用,所以他的文艺 研究和文艺评论就显得视野开阔,博观圆融,在整体上也显得摇曳多姿, 丰富多彩。
第二,是他的文艺研究和文艺评论有历史感。文艺研究和文艺评论, 是一项需要恒心和耐力的工作,对业余从事这项工作的人来说,更是如此。就陋见所及,中途而废、浅尝辄止者多,能持之以恒,善始善 终者少。邱风是能坚持的少数之一。正因为能持之以恒,所以他的文 艺研究和文艺评论,就具有一种难能可贵的历史感。从上世纪 80 年代 以来,文艺创作包括民间文艺创作,迭经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专业作家,还是业余作者,无论是所谓纯文学艺术,还是民间文艺 创作,都为当代文艺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从来的文艺研究和文艺 评论,倾心专业作家、艺术家创作的多,关注业余作者和民间艺术家的创作者少,邱风的文艺研究和文艺评论,既关注名家名作,又不偏废业余作者的作品,甚至还给予业余作者和民间艺术家,以更多的关注,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说明他对当代文艺多元共生的格局,有自觉的历史意识。
第三,是他的文艺研究和文艺评论重感性经验,能知人论世。文艺研究和文艺评论,就其本原形态而言,其出发点是感性经验,其阐释和评价的方法,则是知人论世。但后来的文艺研究和文艺评论,受其他学科的影响,讲究这样那样的方法,反倒离这个基本的东西愈行愈远,近四十年尤甚。所以很长时间以来的文艺研究和文艺评论,只从特定方法的角度,摄取研究和评论对象的部分元素,片断内容,难见鲁迅所说的作品“全篇”和作者“全人”,结果被方法割裂了作家作品。邱风的文艺研究和文艺评论,似乎不太受这种方法至上的影响,而是从个体经验出发,注重阅读感受,而后把所得的感性经验,置放到一定的社会人群中,阐释其意义,衡量其价值,颇得知人论世之法的奥妙。所以他的文艺研究和文艺评论,就常常发人所未发,见人所未见,且能结合自身的环境和处境,与现实社会和当下生活相沟通,甚至连对古典文学作品的研究和评论,也是如此。
邱风把他的文集命名为《隔岸观花》,我读这本文集,也是隔岸之观,遵嘱写下这点观感,并祝邱风同志的文艺研究和文艺评论,更上层楼,展现更美丽的理论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