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塘塆不大,三姓聚居,只有几十户人家,村子依山而立,平和恬静,清幽秀美,宽阔平坦的柏油路逶迤绵延在村旁的绿水青山之间,一抹浓淡相宜的绿环绕着村庄,远山近水,古朴村居,钟灵毓秀,景致宜人。
一位老人缓步走在村道边,时而远眺,时而近观,口中喃喃私语,他太熟悉这片土地,也太眷恋这方热土。也许只有他自己心里明白,他依然心系家乡,故土难离。
他就是徐炳林,一个心系桑梓的游子,一名热心助学的老者,一位乐善好施的“愚公”,今年已88岁高龄,一身朴素的衣着,满口浓重的乡音。除了常年劳作腿部不适以及听力有所下降,身体还算硬朗。
幼时家贫,早年丧父,家大口阔,饱尝生活艰辛与坎坷的徐炳林初心不悔,用自己炽热的教育情怀默默地发挥一个有着61年党龄的老党员的引领作用,用自己博大的爱心和数十年如一日的仁心善举温暖着他人,他助教助学助村的事迹早已传遍了四乡八邻。
他被称为“教育慈善家”,带动子女先后捐款200余万元,修建了汀祖镇王边小学、丁坳小学、泉塘中学科技楼;捐资并亲自参与建设投资达7000万元的秋林高中,建成后无偿捐给鄂城区;捐资100万在武汉工业大学设立“兆恒奖学金”;捐资40余万元帮助丁坳村改建了卫生室、村委会;捐资23万元修缮岳石洪村村委会、王边村村级公路,捐资160余万元为马家塘塆兴建祠堂、接通自来水、建设村民活动室……
徐炳林已届耄耋之年,但他乐于助人的仁心义举依旧初心不已,就在去年,他又发起捐资30多万元为村里建起了3层的村民活动中心,从此村民办红白喜事有了一个宽敞的去处。他先后荣获鄂城区十佳道德模范、鄂州市第二届道德模范、湖北省道德模范,也是“光荣在党五十年”纪念章获得者。正如当年颁奖词所说的那样“一生保持着共产党员的清贫和节俭,年过半百去深圳打工,干粗活,住破房,啃干馍,喝冷水,用血汗钱把儿女养育成才”。
离乡背井远赴深圳定居多年的徐炳林现在已很少回乡,但每次回来,他都一定会在塆子里头转转,东瞧瞧,西看看,生怕落下一个角落,熟悉他的人都说,老人家一定是惦念着村里还缺些什么,他还在想着为村民做点实事。
艰难困苦 玉汝而成
徐炳林1933年11月出生于汀祖镇王边村,九岁时父亲就不幸去世,因为家里穷,只读了两年书就回家务农,那时的他,过早地挑起了生活重担。
1957年,徐炳林与朱秋元结婚,婚后一共养育了7个子女。随着子女们逐渐长大陆续上学读书,家庭开支陡增,常常是入不敷出,日子过得捉襟见肘。他割谷挑麦、开沟挖港、修路架桥、抗旱排涝,重活累活抢着干。虽然身体单薄,但为了养家糊口,供孩子上学念书,硬是凭着一股子信念和力量没日没夜地劳作。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村里大搞抗旱开挖沟渠,他第一个报名。一大早,晨光熹微,他就和村民一道踏着晨光来到十里外的山坳挖土挑石子,没挑完几担,汗水便浸湿了衣服,肩膀是一阵阵钻心的疼痛。来来回回,一天下来差不多要挑两百多担。吃过晚饭,全身散了架一般,手上勒了一道道口子,肩膀已磨破皮,生生的痛,渗出点点血迹。但任务丝毫没有放松,第二天,第三天,照常出工,一星期过后,肩膀上的伤已结痂,直到长出厚厚的老茧。
懂事的大女儿徐春宝见父母整日辛勤劳作,便萌生了辍学回家种田的念头,徐炳林得知后,特意召开家庭会议,他郑重地说:“我们这一代人就是吃了没读书的苦头,家里再困难,我也会想方设法供你们念书。”儿女们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他们埋头苦读,成绩大多在班上名列前茅,同时利用寒暑假时间主动为父母分担家务。
年幼的春宝、国良跟随父亲一道农忙时打谷、插秧,甚至和大人一样去开沟挖港,挑着上百斤的塘泥也没有叫一声苦,喊一声累。"双抢”时节,暑气蒸腾,高温热浪灼人,一家人无论老小,右手持镰,左手握稻,一把把地收割稻谷,在责任田里挥汗如雨,一望无垠的梯田仿佛怎么也割不到尽头,由于长时间浸泡水中,脚上的皮肤发黄发痒,手一抠就脱皮。白天抢割稻谷,傍晚时分,点起昏暗的油灯,靠手工在宽凳上打谷。打完稻谷再捆成草垛,整整齐齐码起来,足有两人多高。家家门口堆积的稻草堆既是牛过冬的草料,又是烧火做饭的柴禾。
这样的农活习以为常,孩子们在劳动中得到了锻炼,身上从来没有骄娇之气。也许是父亲的言传身教为子女增添了无穷的力量,从小就教会了他们不怕吃苦,不惧艰辛,也学会了一些做人的道理,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勇往直前,积极乐观。
随着孩子们一天天长大,陆续到了上学的年龄,家里一下子有4个子女上学,还有2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徐炳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一边做着繁重的农活,一边打点零工挣钱,妻子到几十里外的陈盛、凤凰卖线卖布,做点小生意贴补家用。徐炳林常说,困难不可怕,怕的是精神垮了,斗志垮了。他始终像一棵大树一样荫蔽着孩子们成长。徐炳林告诫子女,不要和别人比,我们家只有这个条件,要比就比谁的成绩好。
至今,老四国胜还记得点油灯上晚自习的情形,读高中时学校经常停电,没办法,只好从家中带来煤油灯,在微弱的光线下温习功课,常常一学就到十二点,第二天还要起得很早晨读。那时学校食堂统一蒸饭,一个铝饭盒要两元钱,实在买不起,只好和同桌吴能文两人共一个饭盒蒸饭,咽的菜就是从家里带来的用罐头瓶装的腌菜。要是饭盒被拿错或是被偷,还得饿着肚子。一双球鞋穿了几季后,鞋尖露出了个大口子,抹上胶水后继续穿。家里一直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传统,一件衣裳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二穿了老三穿,穿破了再打上补丁穿。用不起时髦的军绿色书包,就找来几块粗布请裁缝缝制一个书包。
在这个温馨、和睦的大家庭里,儿女们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中养成了节俭、谦让、平和的美德。良好的家风滋养着儿女们健康的人格,他们都懂得这个朴素的道理,凡事靠自己努力,不走捷径,不怨天尤人,风雨之后终见彩虹,磨难之后更显成熟。
欣慰的是,几个孩子读书都非常争气,在“文革”那个特殊的年代,老大一直读到高中毕业,老二、老三读到初中毕业,国家恢复高考之后,老四国胜考入省农垦学校后又进入武汉工业大学深造,老五国宝也读到了初中毕业,老六国洪作为中国科技大学高材生被世界名校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以全额奖学金录取,后又以优异成绩获得该大学博士学位,老七考上华南理工大学。徐家一门出了几个大学生在小山村里一时传为佳话。
人生有涯 奋斗不止
熟悉徐炳林的人都说,他这人不管干什么总有一股子虎劲,苦活、脏活、累活,他总是冲在最前面,从来不去和人争长短。
他20多岁就在小队里做会计,1960年又当选为村团支部书记,1963年任生产队党支部副书记,1967年调公社建筑工程队任负责人,1973年到樊口开挖沟渠,回村后又当了8年的生产队长,七十年代末,在公社任营长兼教导员。
不管在什么岗位,也无论做什么事,徐炳林总是当作自家的事认认真真的去做。他认为,生命最大的价值,就是不断的挑战,不断的创造。对于他来说,每一段经历都是人生一道亮丽的风景,每一次角色转换都是人生全新的尝试,每一项工作实践都是宝贵的经验积累。
70年代建设樊口大闸时,徐炳林代表公社受领任务。为了抢工期,县里的负责人李水洲要求一天内开挖80米长的河道。那时没有大型机械,全靠肩挑手扛,一天能挖二三十米已是很不错,难度可想而知。徐炳林二话不说,当即立下军令状,带领一帮人甩开膀子大干起来,时值寒冬,滴水成冰。但大家斗志昂扬,迎难而上,手挖破了,洋镐挖断了,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硬是在下午四时之前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受到上级的嘉奖。公社经常组织劳动竞赛,徐炳林总是挑任务最重的,所在的队组多次获得第一名。
人生从来没有一帆风顺,徐炳林也曾遇到人生最灰暗的时候。
八十年代初,为了改善拮据的经济状况,他承包了村里的红砖厂。由于销路不畅,出现了大量积压。有的红砖销出去一时也回不了款。没办法,徐炳林只得硬着头皮四处借钱,以致负债累累,为了不拖欠工人的工资他硬是把家里的钱拿去给工人发工资。女儿国宝在厂里上班没有拿到一分钱。砖厂最后被迫停办。在人生最逼仄、最艰难时,徐炳林没有消沉,没有退缩,而是爬起来拍拍灰尘,重整行装再出发。
1987年,54岁的徐炳林远走深圳,开启了新的人生旅程。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徐炳林敏锐地抓住市场先机,一手一脚盖起了养猪场和工业园,在他和孩子们的苦心经营下,生意一天比一天好起来。那些年,他陆陆续续安排了老家附近的亲朋好友两三百人来深圳就业。在经济处于低谷的时候,他总是设身处地的替他人着想,主动给工场主降租,帮他们渡过难关。说起徐炳林,工业园附近的业主无不竖起大拇指,说他为人正直,办事公道。大家都乐意在他手下做事。
徐家的子女也打心眼里敬佩善良、正直、能干的父亲。他当生产队长时,不许家人谋一点私利,弄一点特权,连公家的一粒谷子都不准私自拿回来,近乎到严苛的程度。孩子们在外面和别人吵了架发生了争执,不管对错,他总是责怪自家孩子,告诫家人遇事要谦让。大哥志辉曾说,我们家里这么多人,还没有一个超过父亲。
徐炳林总是这样,对人宽厚,对己严厉;给予人的甚多,要求于人的甚少;自己的事情自己办,从来不愿给别人添半点麻烦。他一生在物质上极其简朴、粗陋,但在精神上,却始终是勃发、昂扬的。生活的艰辛家庭的重担没有压倒他,没有磨灭他对事业的追求,没有磨灭他的人生信念。
他是中国千百万农民中的普通一员,在茫茫人海中并不起眼,但他的厚道、朴实、真诚却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凝成了可贵的人格魅力,照亮和温暖着他人。
倾力助学 造福桑梓
徐炳林虽然没念过多少书,但他深知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人生的道理。他在教育好自己子女的同时,也在时刻关注着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一颗助学兴学的种子悄悄地在他心中萌芽。
1997年他回乡省亲时路过村小学看到孩子们在破旧的教室里上课,学校门口的场地满是泥泞的沙土,内心一直不能平静。他郑重地对儿子徐国胜说:“王边小学没有一个像样的教学楼,连操场都是泥巴,你看能不能出点钱改善一下”。徐国胜对父亲的想法颇为支持,他捐款40万元,陆续建起新教学楼、宿舍楼和运动场。要知道,40万在当时可不是个小数目,徐国胜经营的兆恒公司也急需大量资金,但为了支援家乡的教育事业,徐家父子毫不犹豫地挤出了这笔钱。
在学校建设过程中,为保证工程质量,徐炳林亲自采买材料,在学校工地和建筑市场之间来回奔忙,那段时间,老人家黑了,瘦了。有好心人劝他:“您老嘎(农村俗语,您老人家的意思)是为么天哉(农村俗语,图的什么意思),坐起来不烧爬起来烧,一把年纪了,放着现成的福不享,您这是何苦呢?”徐炳林却满不在乎的说:“我这一生什么苦没有吃过,只要孩子们能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我吃点苦又算得了什么?”徐炳林就是这样,认准了的事,九头牛也拉不回来。他说,一个人不为社会做点有益的事情,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捐资助学,他乐此不疲,后来,在他和儿子徐国胜的共同努力下,又先后在汀祖镇新建丁坳小学、泉塘中学科技楼。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凝聚着徐家两代人的心血和汗水。
2005年,徐炳林和徐国胜偶然听说有人在区人大会上提出要建一所新高中,并建议将新高中建在城郊时,徐国胜找到相关负责人,表示愿意出资在家乡汀祖建设一所高中,让附近的孩子能就近入学。他的意见得到了市区领导的支持,并很快付诸实施。学校选址确定后,徐炳林从深圳赶回来,立即参与到工地建设和施工中。
建校涉及到周边王寿村村民的拆迁,有几户村民蛮不讲理,漫天要价,甚至阻挠工地动工。徐炳林耐心细致地做村民的工作,在镇、村领导的支持协调下平息了事端。一些熟人、亲戚朋友也闻讯赶来,希望承接工程,分一杯羹,王寿村的几个“刺头”更是扬言工程施工非他们莫属。一时间上门的,打电话的,找关系的应接不暇。徐炳林态度十分坚决,学校建设是百年大计,工程质量来不得半点疏忽,学校所有工程一律包工不包料。他还和当地人员约法三章:第一,没人管的事儿我管;第二,扯皮拉筋的事儿我管;第三,施工的每一个环节我管。有一次,徐炳林看到教学楼护栏上使用的是扁钢做的材料,时间长了容易锈蚀。他当即要求统一更换。现场施工和监理人员认为这种材质比较普遍,再说已安装了一部分,如果拆除会增加费用。但老人考虑的更细更长远,他坚持己见,任谁说都不行,最后,所有的护栏全部换上了美观耐用不易锈蚀的新型塑钢。
2006年7月,鄂州市首个非营利性民办公助高中在汀祖镇正式开工。从那时起,徐炳林老人吃住在工地,一呆就是4年。他和民工们一起住在临时搭建的简易集体宿舍,吃着简单的饭菜。学校开工时正值盛夏,酷热难熬,蚊叮虫咬,特别是当地的一种蜱虫,毒性极重,被叮咬后,初始红肿发痒,继而溃烂流脓,经反复涂药十日后方能痊愈。年逾古稀的徐炳林全然不顾,他一心扑在工地上,用滚烫的赤诚之心守护着孩子们求学的希望,用执着的坚守筑就孩子们的锦绣前程。
历时4年耗资5000余万元的民办高中终于建成。学校占地210亩,有3栋教学楼、5栋学生宿舍、1栋教室公寓、1栋学生食堂、1栋行政楼、2栋科技楼,所有教室都配置了通用技术设备、现代化一体机,安装了空调,可容纳3000名学生。学校有教职工108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26人,硕士学位3人,本科学历90人。鄂城区以徐炳林、朱秋元夫妇俩的名字各取一字将学校命名为秋林高中。2010年,徐家父子将秋林高中无偿捐赠给鄂城区,他们每年还出资设立“英才奖”、“育才奖”,用于奖励工作成绩优秀的老师,资助家庭贫困的学生。徐家设立的兆恒教育基金每年拿出10余万元看望慰问教师。2018年,投入60多万元,翻新学校外墙,修缮更换旧的教学设施。第二年又捐资30万元建成“校友之家”。
2019年教师节,已是86岁高龄的徐老亲自到校看望师生们,勉励大家立足岗位再创佳绩。他仔细询问学校的教学和生活情况,还能一一喊出很多老师的名字,让在场的人十分惊讶。
如今,漫步秋林高中,当年手植的花木已亭亭如盖,
绿草茵茵,林木参天,花园小径,枝繁叶茂,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莘莘学子如火如荼的校园生活。办校以来,硕果累累,成绩斐然,在同类学校中升学率一直处于领先,每年为国家培养和输送大量人才。
老骥伏枥 壮心不已
美德善行,润物无声。
一个人年轻时养成的好习惯往往伴随终生。徐炳林从小就养成了勤劳、节俭的生活习惯,即使是日后条件大为改善了,依然保持着当年的习惯。他说,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大多都懂得珍惜,懂得感恩,珍惜一粥一饭,一针一线,感恩党和国家,感恩父母和社会。
无论是大集体还是分田到户之后,徐炳林和妻子每天天没亮就起来,喂猪、拾粪、割柴,一直忙到家人来喊吃中饭。农闲时节,别人在打牌、聊天的时候,徐炳林一个人悄悄地扛着锄头去田间地头转转,看看农田缺不缺水,看看庄稼的长势。这种遇事认真、做事负责的习惯一直不曾改变。当年建校的时候,79岁的徐炳林忙着购买材料、督促现场施工,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如果有个别地方达不到要求,他当即要求返工。因为连日泡在工地几次患病。他拖着病体来到镇卫生院看病,打完针后又独自一人搭公交车回家,路上随便找个面馆吃碗泡面简单解决了晚餐。病情稍好一点,他又立刻投入到工地的各项事务中。同病房的病友吴高质见状,不禁连连夸赞:“老爷子办教育既实诚又慷慨,自己生病上卫生院,来去都是乘公交,平时吃穿一点都不讲究,让人心生敬佩。”
对于正当名分的花钱,成千上万的投入他眉头都不皱一下,可自己节俭到近乎抠门的程度。去年夏天,市文明办因为工作需要要求他照张登记照,他找来找去没有找到一件像样的衣服,好不容易翻到一件稍好的短袖衫,匆忙照了张相,结果照片洗出来发现领口处竟破了个洞,看了让人心酸。
作为一个受党教育多年的老党员,徐炳林把名利得失看得很轻很淡,把事业德行看得很重很重,并一生矢志不渝的践行。
人生漫长,经历越多,越发现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与温和慈爱的人在一起,心也会变的柔软;与正直善良的人相处,也会从中获得满满的正能量。
徐老现在年事已高,但依然热爱学习,思维敏捷,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他会用智能手机,和年轻人一样玩起了微信,遇到不懂的地方虚心向子女请教。他虽没上过几年学,但他写的字一笔一划,工整端正。每天晚上还要收看《新闻联播》和家乡新闻,一如既往地关心国家大事,关心家乡发展。他经常鼓励孙子孙女好好学习,要他们“一定要多读书,掌握过硬本领,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每年开学时,老人家象征性包几个金额很小的“红包”发给孙辈,鼓励他们奋发学习,争取上游。
高粱老了色愈红,稻穗熟了头更低。
时间和努力不容懈怠,理想和初心不可辜负。徐炳林是个闲不住的人,只要身体允许,他还想回家乡去看看,还想为家乡做点有益的事情。
正如一首歌所唱的那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给永远比拿愉快,奉献永远比索取快乐!当我们共同伸出手无私帮助困境中的他人,人生的价值得以体现,生活会变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