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运东
习惯每天泡一杯茶,偷闲与时光对坐,看大江东去,听高山流水,读风轻云淡;让思绪飞扬,任流年如水,岁月如梭。
忙碌的时候,泡上一杯茶,是最好的陪伴。喜欢上喝茶,应该从参加工作时算起。刚到一所农村高级中学教书,晚上,需要集体备课,为了提神醒脑,学校就为每个办公室配备了茶叶,这时,我才开始了喝茶。在乡卫生院工作的同学,一有能用以喝茶、美观的新药瓶子,就第一时间通知我,去用公费医疗证开出来,这也促成了我喜欢上了茶。
后来,调到城里一所中学任教,工作的担子也随之不断加重,由只带课、当班主任,到当教导主任,当校长。白天听课、评课、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与教师学生谈心、开会;晚上,课表设计、人事安排、制度起草、工作汇报,直至夜深人静,精疲力竭。这时候,一杯茶,是最好的陪伴,让精神振奋,思路清晰,赖以继续挑灯夜战。
借调到行政部门,整天与文案打交道,高强度的脑力劳动,更是依赖于茶,天天一杯茶,既是陪伴,也是慰籍;品一杯香茗,促使我多出精品力作。一篇篇报道,频频在报刊上发表,一份份汇报材料,送往上级各个部门。去年,由我主编的《人文樊口》,也顺利出版发行。
最好的时光,背起行囊,与名茶相遇。假期,去了趟北京,在胡同深处,遇见了大碗茶。一张小方桌上面,一个大茶壶,几只花瓷碗。想尝一尝地道的北京味,要了一碗,猛灌一气。这大碗茶,能由习俗演绎成文化,大概和北方人直率、豪爽的性格有关,端起就“喝”,立即止“渴”,简单的过程,重在一个“快”,因此,就没那么多讲究。
还去了趟杭州,于湖心亭邂逅了“小杯茶”西湖龙井。身穿旗袍的技师,在悠扬悦耳的琴声中,精彩演绎着茶道礼节,演出毕,手捧紫砂杯,为游人一一献上杰作。小口啜茗,香气清高,沁人心脾,齿间留香,滋味鲜爽。这“虎跑水煮龙井茶”与“大碗茶”相比,多了几分婉约与雅致,得慢悠悠细细的“品”,如同品乾隆题写的“虫二”碑那样,让人对西湖的美,千回百转!
悠闲的日子,携一杯清香,与山水相逢。重阳节,步上西山,登高望远。
九曲亭,苏子正从一条小径,几树野梅中穿来,累了,就斜依亭中,让诗章与怀里的樊口春,香了千秋!
松风阁,菊花正浓,游人纷至。北宋大诗人黄庭坚,在这幽绝处,高吟 “依山筑阁见平川,夜阑箕斗插屋椽”,挥毫泼就雍容大气,古朴隽永的“松风阁”。
望楚亭,松涛阵阵,如歌如泣,似乎在诉说着屈子,一腔爱国之抱负,怎敌奸佞之谄媚, “乘鄂渚而反顾兮”,吟罢,怀着对故国的深深眷恋,毅然决然纵身于汨罗江中,那一幕,悲壮了山河。
登上武昌楼,眺望钓鱼台、散花滩、樊口屯兵处,远去了鼓角争鸣,三国风烟,已变成沧海桑田,一处处城市新景,让游客流连忘返。
此时,站在西山之巅,放眼大江南北,情不自禁,以茶代酒,敬了一回千秋英雄豪杰、敬了打造这太平盛世的中华儿女,也敬了一回自己,幸运赶上祥和的新时代。
我喜欢喝茶,因为,一杯香茗,旷世机缘,水叶相遇,万象横生;还因为,一杯香茗,浓缩国粹,时光舒缓,心神安宁。无需浓墨重彩,只此甘露一韵,安于澹泊,顺意起落,这是茶道,亦是心境。
品一杯香茗,梳理岁月,发现人生就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