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南风》 > 2023年夏季号 搜索:

千年官柳绿森森

来源:鄂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发布时间: 2023-06-14

鲁柳青

走进湖北鄂州市,即原武昌县,不论是在江河湖塘岸边,也不论是在繁华的闹市,还是悠然宁静的乡村,亦或居民的房前屋后,都能看到绿意盎然,婆娑起舞柳树的身影。

柳树是一种极普通的树,它并不挺拔高大,伟岸不群,但它却枝繁叶茂,根须发达,而且生命力极强。它随便截根枝干插在泥土里就能生长,捧出绿荫。它们用自己的曲曲枝干,纤纤丝条,结成绿色长龙似的屏障,可以防风御浪;它们也能用自己盘根错节的根须,护堤固岸,用自己绿色的生命营造出一方祥和与安宁。

然而,这种极普通的柳树,鄂州人却亲切地称它叫陶公柳、官柳亦或武昌柳,给它赋予了一个特有的称谓,而且就这么称呼了千百余年。这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也是人们的一种感念。

陶公,即是我国东晋时期的名臣陶侃。他虽然位高权重,但却是一位勤政廉洁自律,关心百姓疾苦的清官。在那战乱频繁的时代,这么一位清官却与鄂州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曾任过武昌太守,又以江州都督兼任江州刺史驻节武昌,直到晚年驾鹤西去。他在繁忙的政务下,还不忘关心百姓的生产生活,在他的治理和鼓励下,当时武昌百姓辛勤垦殖,家给人足,安定平和。

然而,更难能可贵的是,在那个时代,陶侃除了鼓励百姓注重农耕外,他还萌生了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的意念。为了起到示范作用,有一年,他亲自带领官员和将士们,不知从什么地方弄来一批柳树苗,种植在西山脚下的寒溪小河两岸边。春天来了,那些柳树开始发芽,抽枝,展叶,将一株株,一排排油亮的嫩绿捧献给大地,染绿了西山东麓的荒野,也染绿了寒溪小河的两岸,将荒凉的山川妆扮成郁郁葱葱的绿色廊道,也给武昌土城凭添了几分生气。同时也引来了无数羡慕的眼神。

据说,当时有位官员看到这片绿色的景象后,就偷了几株栽在自家门前美化环境。陶侃得知后,就批评那位官员说:″这是政府种植的官柳,你怎么能随便挖回去栽?"这样"官柳"的名声就传开了,这也就是官柳的得名。从此,武昌的百姓开始学着种植官柳造林,并形成了一种社会风俗,一直沿袭下来。远的不说,解放后,1950年,时任大冶地委书记的张体学就亲自带领专署和鄂城县机关干部及市民数百人,到西雷山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并在西山南麓划出专用土地,作为苗木花草基地。自后,年年的植树节,成千上万的干部、工、农、商、学、兵掀起植树造林的热潮。近十几年来,鄂州人民遵照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又掀起"绿满鄂州"森林城市创建活动。天变得更蓝了,山也变得更绿了,水也变得更清了。

至于柳树又称作武昌柳,这是因域地而名。鄂州秦汉时期称鄂县,三国时,公元221年,孙权从公安迁到鄂县,将鄂县城扩建成后,为了实现他的雄才大略,统一天下,建立私家皇权,就以"以武而昌"之义,改鄂县为武昌,作为吴王王城,并置武昌县、武昌郡。到公元229年,孙权与曹操、刘备经过几年的激烈征战,也未能统一天下,只形成三国鼎力之势。于是,孙权就在武昌诰天称帝,建立孙家东吴天下。武昌是个虎踞龙盘的发祥地,虽然历史过去了千百年,但武昌这个域名却一直沿用到公元1914年。因此,将域地的柳树称作武昌柳,除了界别于其他地外,还能体现一种独特的深厚文化内涵和一种崇敬的深情。

称武昌柳亦好,称官柳亦好,其实是两种层次,两种境界。

然而,历史是无情的。孙权虽然雄心勃勃地筑起了武昌城,建立起了三分之一的天下孙家皇权,但经过两代人,七十多年的征战坚守,孙权想统一天下的梦想,却樯倾楫摧,飞灰烟灭。而武昌土城也早已变成一抔黄土,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而心里装着民间百姓的陶侃,只是以官府的名义倡导人民种植普通的柳树,却生生不息地生长在鄂州的大地上,绿了山川河流,绿了荒山野岭。如今,鄂州已变成“绿满湖北”的试验典范城市。山更绿,水更青,将一座欣欣向荣的工业城市妆扮成画图般的美景!

当你来到市区中洋澜湖畔官柳小游园时,仰望着陶公的雕塑,似乎觉得他正一脸祥和,一脸欣悦地在观赏沿湖岸边,那婀娜多姿翩翩起舞的绿柳,又仿佛正在凝神醉听春风里的一首歌:

春风吻桃面,

纤手搀君衣。

荫下藏笑语,

枝头啼黄鹂。


版权所有:鄂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湖北省鄂州市政府综合楼5楼    联系电话:027-53083195    电子邮箱:820909596@qq.com
Copyright 2022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0720号
关注微信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