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南风》 > 2023年夏季号 搜索:

披着光的魂灵

——陈明火短诗点评

来源:鄂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发布时间: 2023-06-14

刘俊堂

瀑布

平静流淌的日子/被逼到了崖边

诗人故意不写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雪净鲛绡落刀尺”之壮美,而让流水到了“崖边”戛然而止,仿佛乌云当空,闪电迟迟未至,读后让人坐卧不安。初读是现实,反复唱诵会进入幻觉。13个字,架构了三层对立关系:“平静”与“逼”,日常与“崖边”,“崖边”与深渊,第一种对立是显性的,后二种则隔着一张薄纸,在纸的背面。如此写瀑布,前无古人。纵身一跃绝非自我意志,更非勇气使然,而是被不可控的命运推挤,不得不为之,多像一个人被生活暴击后立即陷入穷途,他的选择,是别无选择。“平静”——“逼”——“崖边”,短短的两句,完整的起承转三幕剧,“平静”是铺陈,只为衬现“逼”之突然降临;其实还有不忍说出的第四幕——我们见过“崖边”止步的瀑布吗?

匿名信

大雪把爆炸的现场/设在我的身边/风窃喜着节拍//我的铁锹跑到门外,将/这些信息堆好/等待阳光来处理

第一次读到以风喻小人的文字还是北宋晁说之——“冲风如小人”,陈明火的这首《匿名信》是第二次见。“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这首诗反用之,暗喻小人三人成虎、众口铄金。而将洁白之“雪”归于小人作为,更闻所未闻。可见诗人不走俗路,不吐俗语、善于逆向思维的艺术态度。“风”的象征义是扩散,弥漫,一旦呼啸,则如万张嘴在天空飞,与初闻“匿名信”如“大雪”“爆炸的现场”给人带来的眩目感,逻辑高度统一。大雪爆炸,大概率不会死人,却绝对会溅你一身雪水,但看到“铁锹”一词,读者会心笑了。“铁锹”。是将垃圾铲成一堆准备扔掉的过门戏,不仅滑稽,而且喜乐,足见诗人对于小人行径的不屑,以及处世之达观、敞亮。

花钵上的鸟窝

窗台外的花钵成为鸟的家,没有谁/与我商量/鸟在花钵中安排居家生活/并传宗接代/也未向我透露半点信息/我从北京归来,看到花钵里/有个缺损了唇齿的鸟窝/一种沧桑/急急地鸣叫于我的心空/花钵里的春天还在/那已替代了菊树的十来根绿草/目不转睛地望着我/我不知那陌生的眼神里藏着多少隐密/我揣摩着,他们肯定/听过菊树对我的追问,也听过/鸟的一家老小与鸟窝/对菊树的感激

这首偏重叙事的小诗,仿佛会变脸。每读一次,读者的表情就会随着体验的不同而不自觉地转换。初读:轻、暖(文字气质与意象选择带来的直觉感受);次读:惊、静(情绪翻转,人与物交际的悲喜);接读:伤、惘(“负情绪”递进,方向迷失);再读:慨、思(再度翻转,进入哲思层面)。

诗歌的切入点:鸟儿在无人居住的阳台上安了家,而且肆无忌惮地“拖家带口”。鸟儿的逻辑非常单纯:人不在之地,就是它们在大地上的安居之所。如果仅仅停留于此,诗歌充其量只有五分之一的完成度。鸟儿,菊树,青草,主人,诗人让视角、感觉在四者之间自由切换,切换中,诗与人两者同时迈入深水区,走向未知。

诗歌给出的终极质疑:人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人对自我的定位是否准确?人真有自己认为的那么重要吗?是否存在自然、道义、哲学以及社会学认知领域的偏差?想起一部纪录片,片名忘了:如果人类突然消失,地球一个月后会怎样?一年后?十年后?一百年后?最后得出结论:大约一百年后,大自然就会基本抹去人类曾在这个星球生活的痕迹——天空蓝得能当镜子照,河堤溃朽,建筑坍塌,道路荒废,植物野蛮生长,动物们想去哪撒欢就去哪撒欢。人,真是万物的尺度吗?比一只鸟儿高贵吗?比青草更有生命力吗?甚至,比一棵枯死的菊树更重要吗?

诗的最句两行:“鸟的一家老小与鸟窝/对菊树的感激”,注意,鸟儿感激的对象是“菊树”(青草的视角),而对房子的主人、菊树的主人——“我”——近乎无感!诗写到这里,诗人怀疑甚至不自觉地放弃了惯常的身份认同。但这种姿态并非沮丧,不是“躺平”,更非“认命”,相反,在物我交际、交融的过程中,诗人已经有了飞升之感,与庄子一样,他开始放下身段,获得了短暂但绝对有效的平视世间万物、物我两忘的“齐物观”。

戈壁滩

水,被石头喝光了/石头的血、石头的感觉被太阳喝光了/这里,拒绝悲欢/拒绝任何有关春的消息/只允许所有的石头/陪护好阳光/为一些似是而非的真理/燃烧自己

我非常喜欢这首小诗,以荒芜、死寂、绝望衬托宏大,对世间万物发出惊天质问。全诗虽不见疑问,但读完脑子里会有一千个问号:石头到底在守候什么?阳光所拂意义何在?没有一粒水的石头,被阳光喝干了血的石头,为何还会拒绝一切感知(悲欢)?拒绝一切新鲜的事物(春天)?它的坚守所谓“真理”究竟为何(哪怕似是而非)?诗人虽借石头在发问,实则想问的则是:人在天地间赖以慰籍自己的价值取向到底是什么?

“似是而非”四字尤其令人动容,两种解读逻辑都可以自洽。一是虚无,对真理的消解;二是肯定微渺之物,进而肯定万物存在的意义。这多像我们摇摇晃晃的人生:追求真理,真理否定我们;追求爱情,爱情远离我们。但一丝“似是而非”的念想,一根若有若无的救命稻草,毕竟强过虚无。

如果要选几首代表陈明火近几年短诗风格的作品,《戈壁滩》无疑应该入围。与痛点对应的意象,几乎不需要寻找,内心喷涌出的火焰自带光芒。请注意诗人的语气,没有铺陈,诗的开始两行近乎决绝。诗人看到了自己在天与地形成的坐标系里的茫然无措,一个行走的小黑点因何而活,又因何而死。这就是我说的“真实的痛点”,只有真实,它才会形成有效的“波浪效应”,一圈,一圈,一直荡到有时连诗人自我都会迷失的所在。

萤火虫

我还有脉息,能获取一席之地/我那点微弱的光/也算从月亮的脸上掉下来的/一丝浅笑/我不会用心追赶那炫目的辉煌/在这失色的夜/只想一些曾糊涂过的眼睛/能发现我的善良/我坚信,不论何时何地/黑暗再有来头,也扼杀不了/能披着光的/魂灵

据诗人自己说,《萤火虫》是他的案头诗,他以此警醒自己。想起袁枚的诗“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苔花所面临的环境不过是“白日不到处”。与此相比,荧火虫面对的则是铺天盖地“有来头”的“黑暗”。但那有什么要紧?我照样不惧,只要有一双“糊涂过的眼睛”发现我的“善良”,那就值得。“糊涂”一词,语气里有对公众无法正确认知自己而又无从辩解的焦虑,以及些许不被理解的怨懑,像是在痛其不争,但潜台词是“吁请”与“原谅”。

诗的诗眼是“善良”,人性里有善,哪怕少许,也不至让一个人失了人味,就会有温度,人间就有希望,就不会太虚假,人活着就绝不会形式大于内容,世间万物与我们才会有生机盎然的交融与汇际:花就还会开,鸟就会在天空飞,鱼儿才会在一直水中游。善良,是希望的原点。一只小小萤火虫,一个小小的意志,在茫茫漆黑的天地间,所祈,所求,低微如斯,倔强如斯。

这首诗最令我欣喜之处,是诗人重新擦亮了道德领域词语上一层厚厚的铁锈。“善良”一词,哪怕被人用得滥俗,被视作大而不当的失效虚词,他也要勇敢地用一用。在大规模词语迭代运动里,常见形容词以及与道德相关联的词汇,已然成为重灾区。我个人认为:任何词语都无原罪,失效与否与具体诗歌语境有非此不可的关系,取决于它与其它词发生碰撞时,是否能让读者一瞬间找回它的词根义,或呈现陌生化的艺术效果,并触发共情。在这首诗里,“黑暗”、“微弱”、“糊涂”等显词,以及吁求、同情、倔强、意志、坚守等相关联的隐词,是“善良”一词的底色。

飞扬了一世。最终选择没人在意的/一个居处/将一生的故事隐伏/偶有同类赶来/谁也不在乎谁。一闭眼/便可挤在一起/无声无息的世界,就是有风来袭/了不起/再换个更偏僻的位置

小事物翻炒成大世界,是诗人陈明火最为人称道的诗艺。“尘”是一首“奇怪”之诗,词义的多重性——由“主词”引领“他词”带来的方向,你至少可以找到三个(甚至完全相反),且逻辑都能高度自洽。比如“飞扬”(主词)一词,汉语语境里,贬义、褒义,都有相对应的用法。神采飞扬,趋于褒义;飞扬跋扈,则是贬义。“飞扬”一词单用,则有“放纵、飘扬”之义,有褒有贬,难以归类。“飞扬”是这首诗的原点,褒义的理解,这首诗似乎是对淡然,随遇而安这样一种人生持肯定态度,与道家“功遂身退”,“不争”等理念吻合;如果为贬义,则可以理解为,一个人无论曾经多么不可一世,最终也不过是一粒落寞的尘土。诗意的多重指向于诗歌是一种常态,但无论怎么理解,可以确定的归宿只有一个:我们最终都会成为一粒“尘”土,肉眼几乎不可见的漂浮物。

动物园

门票买我入园,接受/动物们的欣赏/几双狗眼里,我的脸是一堆肮脏/(戴上口罩)/一群血盆大口里,我之身是营养品/(披上外套)/一阵叽叽喳喳的鸟音里/我的口指斥过多/(捂住耳朵)/几处哀啼的猿声里,我拥有/发霉的真理/(心要藏好)/我只能逃走,若慢了半拍/身影会被吞食

一首任何溢美之词颁予它都不过分的短制佳作。诗人的“审美雄心”往往直接决定一首诗的优劣,警惕落入前人窠臼,是诗人必须具备的基本艺术修养。这首诗运用反主为客的艺术手法,取得了超凡的艺术效果。诗意与《阳台上的鸟窝》可以归为一类。庄子《齐物论》说,“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苏轼《前赤壁赋》里也有类似的表述:“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万物齐同,人类没有资格对万物居高临下,智愚,高低,等级,贵贱,给万事万物命名等等,皆出自主观人心,皆是人为,但世界的终极秩序并非人类可以单向决定。换一个角度观察万物,世界便如万化筒般缭乱,会引领我们走向未知甚至细思极恐的领域。动物们观“我”,大致也是平常俗物,就连“门票”这种无生命体,也仿佛主动“买我入园”,我不是观察者,而是被观察者,是脏脏的猎物,是接受审视后的被嘲弄者,是被识破心事者,除了一堆自以为是“发霉”的“真理”,“我”是谁?“我”,真的是我吗?

多余的物体

走到河滩,影子坠入河水/我边转身边想着/如何打捞/影子已上岸。我在惊诧之时/竟然没想到这影子/是自己的化身/太阳,站在右边/影子站在左边/我反而觉得我成了一个/多余的物体

“我”,太阳,影子,三者关系近乎“常识”:太阳照着我——在大地上形成影子。但假如我们变幻主体、介体、受体的位置,则会打开一扇扇新奇的大门。1、太阳是主体,介体是我,影子是客体;2、我是主体,太阳是客体,影子是受体;3、我是客体,影子是主体,太阳是介体;4、我是客体,太阳是主体,影子是介体。这四种情况并非不可能发生。我们之所以一般性认为常识是第一种或者是第二种,原因无它,是因为我们人为圈定了大脑的边疆。或者,我们只会用“常识”来安慰自己。三者没有一个是“多余的物体”。如果一定要讨个说法,论谁最“多余”,可以做做排除法,太阳相对永恒,任何人或任何物,只要在阳光下,就会有投影,故放在时间的长河中,“我”无疑是多余的,可以随时被替换。我和诗人一样清醒:有感知者易脆,刚强者易折。这首诗,像是一记扇在自以为是的人类脸上的响亮耳光。


版权所有:鄂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湖北省鄂州市政府综合楼5楼    联系电话:027-53083195    电子邮箱:820909596@qq.com
Copyright 2022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0720号
关注微信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