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先礼
4月29日,市作家协会组织谷雨笔会,因为疫情及个人的琐事缠身,已有三年没有参加作协组织的活动,能有幸参加这次笔会感到非常荣幸,特别是能再次到华容参观,早就心向往之。
华容,是花容月貌之地。杏福园,以幸福这一谐音而得名,是台湾老板在华容区段店镇投资的一家农业科技园。
记得四年前到杏福园参观时,宽敞明亮的钢化大棚如同工厂的生产车间一个又一个,种植了各类水果和蔬菜,都是无土栽培立体种植,滴灌系统像毛细管管一样自动给各类农作物供应营养和水份。在草莓大棚,火红粉嫩的草莓非常诱人,我吃了一个又一个,鲜嫩可口略带甜味,另人印象深刻。
如今,四年不见,故地重游,杏福园变化惊人,在原有农业栽培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体验,如蝴蝶破土,蜕变得更加美丽动人,成为当地的农文旅热门景区。
走进高大气派的杏福门,就是一条迎宾景观大道。一名身着汉服、衣袂飘飘的女子坐在湖边的玫瑰花丛中,她脸围白色薄纱、面孔若隐若现,如同楼兰美女一样神密,弹奏一曲又一曲演绎汉唐风格的古筝,吸引了一群又一群游客前来观赏拍照。
更多的惊喜在景观大道上不断出现。伴随着电视连续剧的主题歌《敢问路在何方》,前往西天取经的唐僧师徒四人也出现在现实,游客纷纷上前,有的争相与他们合影,有的摄像拍抖音。一名女游客上前抓住唐僧的衣袖:“还我女儿!”孙悟空挥起金箍棒:“妖怪,吃我一棒!”游客与唐僧师徒在这里随时随地互动,一场又一场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情景剧在这里上演。
一台台织布机也在景观大道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几名女子穿着棉织上衣,在这里重现古人如何把棉花纺成线、再把棉线织成布料的过程,一名老奶奶抱着小女孩坐在织布机前体验织布。负责操作织布机的一名年轻女子介绍,华容土布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天她们的师傅也来了,旁边穿西装的中年男子就是他们的老师,正是他让华容土布文化在这里传承。
古老的织布机焕发出时代的风彩,华容土布在杏福园再次获得新生与活力,让人深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古人就是靠自己纺线织布做衣服,让一家人过上保暖的生活。摸了摸美女们现场制作的棉布衣,欣赏棉布床单及染料印花、布贴等工艺,还有各式各样的手工鞋垫,使我想起母亲在煤油灯下为我们五个子女缝补衣服、纳鞋底、做针线的情景;我也仿佛看到了裹着一双小脚的奶奶,在昏暗的油灯下,坐在一把木制靠椅上,时而躬着身子摇着纺线机,时而弯腰丢着梭子织布的情形。在近代和古代,多少女性为了解决一家人的缺衣少食日夜操劳,她们夙兴夜寐,把自己一生最宝贵的时间都耗费在辛辛苦苦解决一家人的温饱上。如今,工业制衣快捷方便,穿衣早已不成问题,好多人衣服过剩,买的衣服家里放不下自己穿不完,有的干脆直接扔进了垃圾桶,浪费了大量劳动成果和社会资源。我想,如果让那些喜欢无休止地买买买的人看看制衣的艰难,是不是能减少在穿着方面的浪费呢?
欣赏完华容土布,前面出现了小吃一条街,华容的各类小吃在这里展现,让大家胃口大开。华容鱼圆是华容的特色名菜,据传,制作鱼圆首先必须选择上好的青鱼、鲩鱼、鲢鱼,先要清洗挂晾一天,第二天开始制作。其具体作法是:先将鱼去骨去刺,刮出鱼肉,剁成肉泥,放入盆中用手频频搅打,动作要均匀有力,次数要多。待鱼茸光滑发亮,再加入鸡蛋清、食盐、淀粉及适量水继续搅拌,打至劲道,然后抓起粘胶状的鱼浆在手中,用食指和拇指的小圆圈中挤出来,一个个地放入凉水中浮起,用明火煮至七八成熟,再用文火煮沸捞起,达到“白、亮、鲜、嫩、爽滑、口劲足”,一锅新鲜的鱼圆就这样制作成功了。
杏福园由台商郭杨福创办。2014年4月,郭杨福携夫人与鄂州市政府签订30亿元投资协议,创办了湖北杏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5月,他们住进段店镇一间民房,在一片荒芜了十多年的土地上开启夫妇二人的“农场梦”。经过九年时间的精心打造,目前已流转土地10000亩,建起了5个智能科技大棚、25个生产大棚、55片种植园,是湖北第10家省级台创园。2021年2月,湖北杏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获颁“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成为内地台商中的唯一。杏福园在农业开发中注入文化内核,目前已获批国家4A级景区称号,每逢假日或周末,到园区观光、游学、赏花的游客日均量在5000人以上。
华容不但有风景美丽的景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由于靠近武汉形成的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华容受“敢为天下先”武昌首义精神的影响尤为突出,出现了一大批革命先行者和历史文化名人,包括辛亥革命家及早期中国共产党革命领导人。
辛亥革命三烈士之一的彭楚藩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在筹备武昌首义中,他意志坚定,在起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是清军宪兵,本可以凭借自身的宪兵着装离开事发现场,但他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决意与其他同志共存亡。面对清军,他毅然宣称自己就是革命党人,与刘复基等人一同被捕。受审时,彭楚藩慷慨激昂,痛斥满清政府的腐败无能。1911年10月10日一早,恼羞成怒的清吏下令将彭楚藩等三人杀害,彭楚藩牺牲时年仅27岁。烈士的鲜血,迅速点燃了革命军的复仇怒火,当晚,首义爆发。如今,武汉有彭刘杨路,三人群像雕像雕刻在繁华的首义路广场和首义路公园,鄂州西山公园有彭楚藩烈士墓,在彭楚藩的家乡华容镇凉亭村委会对面,国家将彭楚藩烈士公祠改建成了彭楚藩纪念馆,让人民永世不忘英雄。
徐达明,是辛亥革命的重要功臣,武昌首义的四大金刚之一,与熊炳坤一道攻打湖广总督府正门,因贡献突出,起义成功后被授予陆军中将军衔。后因病英年早逝,年仅26岁。逝世时,民国总统黎元培及各界政要为其撰挽致哀。如今,徐达明的家乡段店镇孔关村建有徐达明公祠纪念革命先辈。
早期中国共产党湖北支部创始人刘伯垂是华容段店人,他参加过辛亥革命,1920年经陈独秀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奉命回武汉与董必武等人一起建立党组织,主持湖北支部的组建工作,1936年因病去逝。
范鸿劼,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家,他是当时的华容葛店人。1918年,范鸿劼在学习期间,积极参加和领导了五四爱国运动以及北方地区的各次革命斗争。1926年,范鸿劼作为国民党北京特别市党部的代表,参加了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会上,他与毛泽东等人始终坚持共产党在国民党中的独立性和革命性,反对公开共产党组织和党员身份这一破坏性提案。1927年,时任中共北方局宣传部长的范鸿劼协助北方局书记李大钊领导革命运动,当年4月,范鸿劼与李大钊一起在苏联大使馆不幸被捕,被敌人打成了血人依然坚贞不屈,就义时年仅30岁。
华容,云想衣裳花想容;华容,人杰地灵风水宝地。华容每年不一样,年年有变化,几年大变样,华容人在新时代继续奋发有为,不断谱写现代化的宏伟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