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绪保
鄂州市首届张裕钊书法文化节圆满收官。鄂州这片古老土地厚重绵长的文化底蕴、朝气蓬勃的发展前景、热情洋溢的友好情谊给海内外与会专家学者、嘉宾带来了一场文化盛宴!这里物华天宝、山清水秀;这里人杰地灵,空港新城;这里悠久的历史孕育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张裕钊文化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夺目的光芒。一石激起千层浪,沼山脚下,梁子湖畔,吴王故都,文化节资讯短视频、微信公众号应接不暇,自媒体、新媒体,融媒体报道铺天盖地,人们奔走相告,为鄂州名人文化赋能武汉都市圈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由衷自豪。
空前盛会
张裕钊先生一生感时忧国,他弃政从教,精心育才,潜心治学,书文双美、终成一代文化宗师。其独具特色、炉火纯青的书法艺术泽被后人,光耀千秋。鄂州市举办张裕钊书法文化节旨在宣传、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张裕钊文化品牌。书法文化节活动圆满成功,好评如潮。
这是一场部署精密的盛会。为了办好文化节,中共鄂州市委宣传部、鄂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梁子湖区政府精心谋划。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邹霞高度重视,对活动工作方案作出重要批示,并督办工作进度。工作专班精干高效,邀请到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湖北省文联、湖北省书协等权威单位加盟指导。无论指导单位、主办单位,还是承办单位、协办单位,大家精诚合作,周密安排,高效推进;从专题片脚本起草,到开机摄制,从研讨文集征稿汇编到张裕钊法书集的编辑出版,从开幕式设计到学术研讨会召开,无论是联系海内外学者专家,还是会场布置,人员乘车、吃饭、休息的接待,工作都能做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这是一场服务精细的盛会。文化节规模大,规格高,参会人员多,服务是重中之重的工作。为了做好服务工作,组委会在餐饮上,每一道菜品都要试吃,务必做到食材新鲜,味道鲜美,体现特色。考虑到专家学者年龄问题,特别是中国台湾和日本专家大都年龄偏老,菜品必须清淡可口。每一条考察路线都要试行,充分考虑并解决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包括车辆管控、志愿者引导、对年龄偏大的专家学者个性化搀扶服务等等,让他们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工作人员的服务,赢得了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离开梁子湖地中海酒店时,日本书象社十一名嘉宾赠送了集体签名的感谢信。节前检查张裕钊陵园状况时,由于疫情原因,加之陵园周边非遗馆正在建设之中,院内杂草丛生,周边建筑垃圾遍地,为满足张裕钊书法海内外传人拜谒陵园的夙愿,群艺馆组织40余名人力,连续加班加点工作三天,清除杂草、修剪树枝、清运垃圾,让陵园及周边面貌焕然一新,来宾啧啧称赞。日本书象代表团八十多岁的上条信之姐弟坚持要拜谒张裕钊陵园,工作人员搀扶他走上几十级台阶,全程陪同他完成心愿,让上条信之姐弟无比感动。
这是一场设计精巧的盛会。张裕钊书法文化节活动多,必须控制好时间。开幕式用《云锦鄂州》《梁子湖上采红菱》等本土原创歌曲暖场,用精心设计制作的张裕钊生平足迹倒计时视频,引出专题片《一代宗师张裕钊》的播放。专题片在短时间内成功把大家带进活动氛围。现场既安排有地方领导致欢迎词、上级部门领导致辞、市级领导宣布开幕议程,又有张裕钊后人贺信展示,嘉宾赠书捐字环节,整个开幕式设计精巧、时间紧凑、内容饱满、丝丝入扣;既避免了阳光的暴晒,又给大家以美的享受。现场观看展厅、展览以及张裕钊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怀着对张裕钊的敬意,对张裕钊的教育思想、书法成就、历史交游等进行热烈的探讨和交流,可以说活动的每个环节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这是一场获得精当评价的盛会。张裕钊文化节是一次文化寻根之旅,是一场规模宏大的文化盛会,鄂州市、梁子湖区、沼山镇等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参会领导充分肯定主办、承办和协办单位工作扎实细致有力有效;与会专家学者和嘉宾充分感受到鄂州优良的文化传统和热情的工作作风。所有嘉宾都赞叹,这次文化节规模之大,规格之高,代表之多,准备之精,堪称盛况空前,令人难忘,令人感慨万千,值得钦佩。河北代表冯克军说:“无论从接站、接待、开幕式、展馆、参观乘车、作品集到食宿、送站,在长达四天的时间里,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堪称完美!充分体现了鄂州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作为担当,同时也充分展现出了鄂州人追求尽善尽美的良好形象和素质,给参加纪念活动的来自海内外的张裕钊文化爱好者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可以说,这是全体与会者的共同心声。无疑,张裕钊文化节的举办是成功的,这些评价是精当的。我们不妨来回眸它的几个亮点。
情寄荧屏
专题片《一代宗师张裕钊》以时间为顺序,以教育生涯为轨迹,向观众介绍了张裕钊先生在教育、国学、文学、书法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展示了一个忧国忧民、勤勉敬业、兼容开放的立体张裕钊形象。
公元1823年阴历十一月初四,张裕钊诞生于梁子湖畔一个书香门第。他天资聪颖,志存高远,16岁中秀才,24岁中举,27岁赴京赶考,28岁考取国子监学正,授内阁中书,完成了由乡野书生踏入京城政坛的第一次人生转折。这次转折并没有给他带来大展鸿途的机缘。当时,局势动荡,官场腐败成风。性情耿介的张裕钊很是失望,虽然深得恩师曾国藩赏识,但他还是愤而弃政从教。从此,他走上了教书育人,以教辅政的道路。这是张裕钊的第二次人生转折。这次转折,让张裕钊登上了晚清文化的高峰。
他先后于武昌勺庭书院、南京凤池书院、保定莲池书院、武昌江汉书院和经心书院、襄阳鹿门书院任山长(院长),72岁终老西安。他“天下之治在人才,而人才必出于学”的人才观念和经世致用的教育思想,引导大批学生图强报国。学生实业家张謇,学者范当世、朱铭盘,文学家张以南、贺松坡,金石学家刘心源等在民国初年的政界、实业界,教育界、文学界、学术界有着巨大影响。他在国学,文学,书法上的造诣为我们留下了文化瑰宝,对我们继承发展创新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意义。
为了精心打造《一代宗师张裕钊》这部专题片,在市委宣传部的强力支持下,2022年开春,市文联组织市影视家协会骨干成员,就专题片的撰稿和摄制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仅专题片脚本开了三次改稿会,先后16易其稿才定稿。专题片邀请湖北省资深导演童江南执导。
四月初,专题片开机,市文联带领摄制专班成员南下北上,深入江苏南通,河北保定、大名等地实景拍摄。为了加强专题片的真实效果,摄制组专门定制了古装。为节省拍摄成本,摄制组工作人员客串演员,扮演专题片中不同的角色。每到一地拍摄,童导总是耐心地讲解每一个分镜头,然后开拍。碰到镜头没拍好,就重拍。在保定总督府,因为一个镜头不满意,拍了七八次之多。当时饭点已过,直到拍好后,大家才饥肠辘辘地吃盒饭。
专题片需要拍摄采访专家学者的镜头,在江苏南通,了解到王达敏教授在安徽桐城开会时,摄制组当即连夜赶过去。王达敏是河南南阳人,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教授,安徽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其父母曾在湖北谋生,王教授对湖北充满了感情,对张裕钊文化情有独钟,研究极深。他了解到具体情况后,深夜接受采访。采访的间隙,他说,湖北鄂州这件事做得好,做得有意义,像张裕钊这样的硕儒就应该大力宣传,这样才能把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后期制作阶段,摄制组奔波于武汉鄂州之间补拍镜头,精心制作。文联领导多次深入现场指导。经过四个多月的努力,专题片终于赶在文化节之前一个月杀青。文化节开幕式上,专题片首映。专家学者从沉浸式观片中走出来时无不惊叹,这是了不起的文化担当!
专题片凝聚了全体工作人员对张裕钊先生的敬仰之情,是对张裕钊先生最好的纪念。
千秋翰墨
张裕钊书法作品内圆外方,刚柔并济,创造了影响晚清书坛百年之久的“南宫体”,南宫体又称张体。其弟子遍及海内外,日本的宫岛咏士是张裕钊海外著名弟子,回国后,他创办善邻书院,传播张裕钊书法,使张体书法在日本衍为一大书法流派,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张裕钊书法臻至成熟是在莲池书院执掌“山门”期间。这一时期,其撰文书丹的《重修南宫县学记碑》是张裕钊众多碑帖中的代表作,成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文字双美”。自此,张体书法风靡民国书坛,众多爱好者和收藏家以收藏张体书法为自豪。今天,张体书法薪火相传,一时,掀起张体书发热,海内外研习者如雨后春笋。
自今年五月至九月,活动组委会面向海内外广泛征集张体书法作品,收到来自日本、中国台湾地区和中国大陆张体字爱好者的书法作品407件,其中中国大陆307件,中国台湾67件,日本33件,经专家评选,中国大陆作品入展100件(其中,青少年组17件),中国台湾和日本作品入展44件。“海内外张体书法作品展”,汇集了众多张体书法爱好者的精品。作品分别来自日本和中国台湾、辽宁、河北、山东、青海、北京、安徽、湖北、广东等地区。展览分三个展区布置,移步展区,古朴的卷轴,浓浓的墨香,异彩纷呈的作品展现在眼前,嘉宾感觉畅游在书法艺术的海洋。这是传承弘扬张体书法的一次检阅,这是海内外张体书法创作水平的一次总结,让我们见证了张体书法的魅力。参展作品结集为《海内外张体书法作品集》出版。
为了更好地继承文化遗产,组委会请湖北省文联、湖北省书法家协会担纲,组织出版了《张裕钊法书集》。法书集装帧高端大气,集楹联、手札、碑帖、古文手稿、药方等不同形式于一体,全面展示了张裕钊的书法艺术成果,表现了张体书法臻至成熟的过程。两本书法集,一个是张体之本,一个是张体传承,它传达的信息是张体书法传承有人,传承兴旺的喜人局势。这是人们感到欣喜的地方。
万古文章
“文章宇宙千年事,江汉风流万古情”。张裕钊的学术思想散见于他的论学书札和古文中,涵盖教育、国学、文学、书法等领域。他提出“天下之治在人才,而人才必出于学”的主张,并首开接受外国留学生之风,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他治学的出发点是经世致用,让国学发扬光大。他的散文继承了桐城派风格,又有所创新,而书法上独创张体,成为书法文化史上的又一标杆。
旨在弘扬张裕钊文化的研讨会是一次高规格,高水平的研讨会。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围绕张裕钊先生在书法、文学等多个领域所取得的成就进行了广泛的交流,碰撞。比如:台湾博士陈奕君通过张裕钊不同时期书风的演变,探讨了张裕钊先生书法的技巧形式特征;日本书象会鱼住和晃先生从张裕钊交流角度,就宫岛咏士留学中国、追随张裕钊先生的过往提供了翔实、可靠的资料。李郁周先生毕生从事张裕钊文化研究,不顾旅途劳顿,参加研讨活动,为后学楷模;夏征宇教授拨冗参加研讨,进行主旨演讲,为活动增光添色。中书协专家吴占良条分缕析论说了张裕钊在莲池书院的古文书法传承关系。
为开好张裕钊学术研讨会,鄂州市文联牵头向海内外张学研究者征稿约稿。征稿约稿活动从今年7月份开始,9月份截止,共收到来自日本、中国台湾地区和中国大陆专家学者学术论文62篇。经省、市有关专家评审,38篇论文结集为《张裕钊文化学术研讨文集》出版。文集装帧古朴清雅,汇集了张裕钊文化研究前沿的成果,展现了张学研究专家的最新思考,对张学研究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让人爱不释手。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湖北省文联、湖北省书法家协会全程对研讨文集出版给予了大力支持,湖北省文联副主席、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湖北省美术学院教授孟庆星欣然作序,为推进当代学界围绕张裕钊文化开展学术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研讨会的召开和研讨文集的出版是对张裕钊文化最好的传承。研讨文集反响强烈,一书难求。为了满足张学研究者的需要,相关公开出版发行工作正在进行中。
在传统采菱船曲目的表演中,张裕钊书法文化节拉开帷幕;在雷鸣般的掌声中,与会专家学者向张裕钊文化的守护者张绍银园长表达敬意;西山张裕钊陵园,在对张裕钊先生的深情缅怀中,文化节落下帷幕。文化彰自信,盛会喜空前!一场文化盛会,给梁子湖留下靓丽的倩影;一场始于文化又归于文化的盛会,必将擦亮张裕钊文化品牌,给鄂州文化史留下浓墨重彩;一场促进文化交流,传播文明友谊的盛会,必将推动张裕钊文化热在国内和国外进一步向前发展,对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必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文化是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张裕钊文化是文化百花园中靓丽的一朵,已成为历史文化标识。文化节虽然结束,但张裕钊文化就像梁子湖的波浪滚滚流向长江,流向大海。
(标题题写:《一场始于文化又归于文化的"邂逅"》《"风云",在"湖乡"的超级意象里漫游》《从学演<盗御马>》姜德胜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