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凤凰古城,我是读沈从文先生的小说而知道湘西有这个美丽的地方。
沈从文的小说有不少是以凤凰古城为背景而创作的。我喜欢他小说散文般优美语言和曲折动人的故事。尽管许多年过去,湘西凤凰古城民俗风情如同木刻画般深深地镌刻在我的脑海里,怎么也挥之不去,不时撩拨我的好奇心,恨不能立即起程到那里探访一番。想是容易,然而上班奔波忙碌,难以脱身,退休后又遇疫情捣乱,只好往后推,谁知这一推竟然几十年了。我总以为时间会很长很久,有的是机会。其实不然,人生短暂,转瞬间乾坤颠倒,令你猝防不及。人,这辈子有些事不能等,等就错过了,以致落得“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的终生遗憾。
我一定要在有生之年到湘西凤凰古城走走看看。
恰好疫情消停后,老伴梁家姐弟及弟媳也想到凤凰古城看看,2023年3月13日,我们一行六人终于如愿以偿乘高铁向湘西凤凰古城进发了。湘西故名思义在湖南西部。凤凰古城座落在湘西土家族自治区腹地,崇山峻岭环绕,地处一隅。
飞驰的高铁窗外,夕阳西下,薄雾冥冥,山川蒙蒙。我们抵达凤凰县城时,已是华灯初照,下塌沱江北岸事先网上订好的宾馆里。我们顾不上休息,便迫不及待地想先睹凤凰古城沱江夜色为快。
皓月当空,夜色醇厚。我们顺着宾馆前右边的台阶下到沱江江边。沱江发源湘黔交汇禾库都沙南部山峡谷中,全长130多公里。历经长途跋涉来到凤凰古城,或许爱恋这里的山川美景或许被好客的苖家、土家族挽留,它在这里轻盈荡漾,波澜不惊,平静而温和,又依依不舍地画了个漂亮的曲线,然后与古城挥手而别,向着远方朝着下游汇入水势充沛的沅江。
夜幕之下,沱江两岸被人们用造型别致新颖的霓虹灯装点得五彩缤纷,与天穹明月繁星交相辉映,在平静如镜的江面上映出一幅幅曼妙旖旎的影像。南北两岸游人如织,川流不息,导游呼,游者应,好不热闹。风依旧轻轻地吹拂着,江边的垂柳和房舍前的花草随风摇曳,空气中弥漫着丽山秀水酿釀的恬淡暗香,江边固定的音响传出悦耳动人的音乐,我们至身于美丽的山水间,穿行在熙来攘去的人海中,观赏着美轮美奂的沱江夜景。早已忘记了旅途的劳顿和疲惫。
翌日早晨,薄雾散去,我们兴致勃勃地又来沱江。白天看沱江与夜晚大不一样。沱江好似苖家的少妇洗去粉黛,露出素面朝天的自然本色,别有一番美丽动人的风润。江面宽五六百米,碧水安澜,水尤清洌。成群结队的鱼虾在水草中嬉戏,闻声脚步,俶尔远逝,又往来翕忽,似乎与游人相乐。江面间隔五六百米便有道蓄水塑料拦水坝。有几条船舫在水中漂动,不时传来孩子们咯咯地欢笑声。两岸房舍门店依山傍水,错落有致。南岸江边竖着一架高大的水力风车,随着水流汩汩地缓慢转动。还有几处遗存上百年的吊脚楼屹立在水边,水面映出弯弯曲曲的倩影,好像向人们诉说着过去的往事和未来的心愿。
天空湛蓝,浮雕般的白云凝固在黛色的山头一动不动。纵目望去,只见江上桥多,桥哪儿没有?但这里的桥与别处不一样,造型各异,新旧有别,有廊桥、石桥、木板桥、高架桥、铁索斜拉桥和石墩桥(石墩建在江面,人跳石墩过江)。还有的桥上标注着云、雾、风、雪称谓,越发使人好奇驻足观看。是不是寓意着湘西独特地理气侯的景色或是像征着春夏秋冬四季轮回往复?我不敢妄猜。随着游人我们沿沱江北岸向下游前行,逢桥遇景必拍照留影,否则与美丽的风景擦肩而过实属可惜。我们走到绿树翠竹掩映的万寿宫,黄永玉老先生艺术馆设在万寿宫院内。黄永玉是沈从文的表侄,是个才气横溢的大家,也是很有情趣受人尊敬的老头儿,木刻、雕塑、书画和诗文造诣高超,令人叹为观止。
参观黄永玉艺术馆后,眼见快到十点钟了,我便迫不及待地向游人打听沈从文的故居。到凤凰古城不看沈从文故居等于没来,这是我来的初心,更是我多年的夙愿。好客的游人告知了方向,我们穿过廊桥到达南岸,沿着江岸毗邻商铺长廊青石板路,向上游前行了两千多米,穿过曲径通幽的小巷,便望见凤凰古城墙。古城原是湘西筸军驻扎地(屯田养勇),后来才演变扩充为城。红砂石条砌垒的城墙高丈余,因历经岁月风霜雪雨的侵袭,城墙颜色已变得斑驳陆离。我们眼前便是古城北门,地处江岸,江水拍击着岸边的红砂岩,浪花飞溅。江面清风徐徐吹来,顿时使人感到凉爽惬意,抬头仰望,只见耸立的古城门上镌刻着“壁辉门”正楷红漆大字。进入城门,眼前豁然开朗,不远处便是凤凰广场,广场照壁上有前国务院总理朱容基题写的“凤凰古城”四个大字。广场中间耸立着栩栩如生的凤凰巨型塑像,这是神话传说中的瑞鸟――也被视为中华精神之鸟,阳光之下展翅欲飞,怎不使人产生丰富的遐想。
我们觅寻到沈从文故居的指路牌。“我明白你会来,所以我等你。”这是沈从文先生小说人物口语,被借作指路语,用深蓝漆刷写在粉墙上,这真是新颖的创意。在路牌温情指引下,我们沿左边小巷青石板路走去,两边是栉邻毗连的房舍,房舍墙壁上爬满了葳蕤的藤蔓,望之蔚然而灵动,仿佛在和熙的阳光里跃跃向扬,散发出醉人的幽香。
大约行走了三百多米。沈从文故居耸立在眼前:灰墙青瓦,飞檐翘角;门前宽敞,向阳而居。说不上高大宏伟,但古朴端庄,卓尔不凡。它始建于清治五年(1866),占地约六百平方米。
故居前后两重,中间天井,天井两旁是厢房。纵目望去,只见后重敞开式厅堂中供奉着沈从文先生的半身雕像。先生慈眉善目,面含微笑,笑看人间烟火。厅堂两侧是卧室。我们从右边卧室出来,正巧遇见两位三十多岁的女士在雕像前忙碌拍摄视频。年轻的女士用手机拍摄,另一个女士旁若无人吟道;“那个人也许永远不会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吟诵者温婉带有东北普通话腔调的口语,别有一番美味入心入耳。我会意地笑了。先生,您好福气,在您走后,还有成群结队的游客来看望您,有人不辞辛苦特意从东北大老远赶来,在您身边吟诵您的语录,您听到没有?这是您的骄傲,也是凤凰古城的荣耀。
“那个人也许永远不会回来,也许明天会回来。”吟诵者又重复了一遍。或许游人的干挠或许朗诵者觉得朗诵效果不佳也许要将故居多维度拍摄到,以便视频广泛传播。两位女士又笑着拥到天井右边卧室里继续完成她们的作业。
我们走过天井进入左厢房,门额上标注着书房字样。我读过沈从文先生的传记,知道他十三岁外出当兵,后离开军队,辗转到北平求学。“开始进到一个永无毕业的学校,来学永远学不完的人生。”在胡适、徐志摩等人的提携帮助下,开始了文学创作,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立即红遍大江南北。其间办过报,抗战时期还在西南联任过教授,后长居北京。自1924年他从凤凰古城走出后再也没有回来过。但沈从文先生在异地它乡从未忘记家乡湘西凤凰古城,不断用手中的笔来描绘编织着家乡风土人情和美丽动人的故事。他重返凤凰古城已是解放后的1982年春上。老家旧宅由政府出面协调收回,改作沈从文故居。我猜想,这书房是后人标注的,供游人参观瞻仰。
书房真假对我来说无关紧要,但沈从文先生肯定到过这房间。房间十多平方米,靠门右边窗台下是书桌和座椅,桌上摆放着毛笔和砚台,还有一叠稿纸。好像沈先生写完文章撂下笔刚起身离开一样,室内还留有他的温度。我环顾四周,北边墙上悬挂着一尺见方沈从文和他爱妻张兆和年轻时的黑白合影镜框。仰望照片,我忽然想起先生《致张兆和情书》:“在青山绿水之间,我想牵着你的手,走过这座桥,桥上是绿叶红花,桥下是流水人家,桥的那头是青丝,桥的这头是白发。”沈先生的文笔蕴含着诗情画意,不同凡响,真好!张兆和才女也,她温情脉脉的在烛光里回复道:“长沙的风是不是也会这么不怜悯地吼,把我二哥吹成一块冰?为了这风,我很发愁。”两人情书风趣诙谐也,细细咀嚼真耐人寻味。一对琴瑟和鸣的夫妻跃然纸上,好像携手含笑朝我们走来,我的目光热情迎上去。
其余墙壁玻璃框中镶嵌着沈从文先生的手迹文稿。我十分偏爱有温度的原始手书文字,这是不可多得的稀缺资源,透过文字可以看见先生心里荡漾着明明灭灭的精神风彩,使人获得一种清新别致的审美愉悦,给人一种醍醐灌顶式的思想启迪。我感兴趣地凑上去仔细端详,有的是书信,更多的是文学作品初稿,蝇头般绢秀的毛笔字行如流水,结构错落有致,点划轻重有度,是无可争辩的上乘书法。文稿修改的手迹清晰可辨,有字,有词,甚至有段落,更改重来,毫不含糊。有的字句修改后又再修再改,从文稿上可以读出先生认真严谨的创作态度,这就是人文素养,人文素养是装不出来的,这需要文化修炼的底蘊――韧劲和定力。见有人坐在书桌后椅子上照相起身离去。沈哥。”舅弟媳家壁说;“来,你也坐,我给你拍照。”我只好从命,笑吟吟地装模作样地坐在桌后椅子上。也好,沾沾我家门沈先生的文人气息,使我浮躁不安的心灵获得栖息和宁静。那怕片刻,足矣!
我们从书房出来又步入前栋左边厢房中,厢房里陈列柜里摆放着沈从文解放前各个时期的文学作品和解放后从事古代服饰研究的文稿书藉。四周墙上挂满了沈从文的生活照。我和游客徜徉其中。一个苍颜白发长者边看边赞叹道:“这老先生不简单,写这多书。”
“当然。”我说:“这叫功夫。”
长者望我点了点头,忽然说:“纸墨胜于金石也。”这是个深藏不露的智者。我们相视一笑……
沈从文成功出彩,无疑是非同凡响。我想:文学创作是漫长孤独的长路,是踽踽独行的旅程,如果他没有在中国传统文化长河中浸浴过,如果没有亲身经历社会底层的磨砺体验,如果没有对生活的用心观察和积累,他能不能写出声名远播经典永流传的《边城》等宏篇巨著?我知道这是多余的话。在岁月如流的荒原上,跋山涉水前行的总是坚强不屈勇者的背影。我又问:是凤凰古城造就了沈从文,还沈从文成就了凤凰古城?这是难以言说的事。他(它)们就像两块出土的中国古铜镜一样,拂去历史的尘埃,在灿烂的阳光下熠熠生辉,你照耀着我,我反射着你,相得益彰,共生共荣。只要世界在,将永恒!
走近凤凰古城,看沈从文居故。
过往的时间总是吝啬短促,两天来凤凰古城的观光,了却了我多年的心愿,步履匆匆地去来,浮光掠影,无暇细品,回眸张望,收获与遗憾一心两得。我回到鄂州已经有些时日,不思量自难忘,依稀不时想起湘西凤凰古城那山那水那桥那船那人那吊脚楼那青石板路,还有那山肴野蔌美食佳肴,更多还是萦绕脑海里挥之不去的是沈从文故居。“我明白你会来,所以我等你。”先生依然如故,面带微笑,像先哲预言家这样说道。
先生,我知道我来晚了,请接受远方慕名而来晚辈的迟到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