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文兴
趁着阳春三月桃红柳绿的季节,我来到大别山麓麻城市游览,目睹孝感乡文化园古色古香的秀色,心里感到十分兴奋,特别惬意。
步入麻城孝感乡文化园区大门,早已在门囗等待的女讲解员,盛情而又简单地说:“欢迎你们莅临我市孝感乡文化园参观。”仰望着门楼上面“麻城孝感乡文化园”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不解地问讲解员,我省有孝感市,为何麻城有孝感乡?女讲解员不假思索,娓娓道出了麻城孝感乡文化园的历史脉络。麻城市在历史上有个地名叫孝感乡,是中国古代“八大移民发源地”之一,“湖广填四川,麻城占一半”,麻城是元末明初至清代中期的移民出发地和集散地,是川渝民众公认的“祖籍圣地”。当今,在四川、重庆流传着“五百年前一台戏,祖祖辈不忘记。问君祖籍在何方?湖广麻城孝感乡”的俗语。2013年以来,麻城市不断挖掘古代移民文化,打造出国内首个移民文化主题公园孝感乡文化公园,邀请川渝移民来到麻城寻根问祖,举办大型祭祀活动。女讲解员解答出的孝感乡移民历史渊源,不仅道出了修建文化园的诣意,而且还展示出了麻城人民海纳百川、博采众长的品质。修建孝感乡文化园,是一种使命,一种担当,一种智慧。历史是一个从容沉淀的慢长过程,移民文化如同麻城酿出闻名于世的老米酒,醇厚而又回味无穷。
园区内的移民博物馆,建筑风格十分精致,正房为硬山屋面,大门为四柱三间五楼式门脸,三级跌落式屋顶,彼此起伏,四周墙体围和,两侧设有金刚山墙,造型美观的移民博物馆,体现出中国传统建筑的空间和节奏感。馆内详细的文字,记载出元代及元末明初期间,明代移民高潮期,以及明代末至清代时期的系列移民活动历史。移民博物馆映衬出中国人传统的根祖文化,包容着落叶归根和认祖归宗的情结,彰显出博大精深的家文化和移民文化的根基。触摸谱堂內存放着的一本本散发出墨香的姓氏宗谱,寻觅到了仁厚传家的文化瑰宝。望着牌匾上面四百多个洋洋大观的姓氏文字,心里滋生出常回家看看的感觉。家是组成整个社会的细胞和根基,家是温馨的港湾,爱的鸟巢,彼此交流的温床。
在园区行走,一步一景观,一景观一亮点,一亮点一惊叹。麻城孝感乡文化园面向全国公开征集5000多幅楹联,从中精选出220多幅嵌入园区。如“祖上移民,始远千秋心系祖;根间寻脉,树高万丈叶连根”,浸润出了寻根问祖的情缘。由王慧田撰写,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高军法书写的“天涯相隔情难隔,寰宇同亲血永亲”的楹联,不仅道出了情深意重的血肉之情,而且这幅楹联书法作品,给园区增添了阳刚之气,阴柔之美,文化园不愧为是“中国楹联文化景区”。整个园区突出以“移民文化为主、科举文化为辅、孝善文化为魂”的总体大布局,修建起了南大门、风水桥、祭祖大殿等59个景物点,尤为让人眼亮的棂星门、文昌祠、进士堂,别具一格,气势恢宏,游客在这里流连往返。驻足进士堂,就会被醒目的“唯楚有才,鄂东为最,麻城尤盛”的字所吸引。麻城自古文教昌盛,自科举取仕以来,从麻城走出文武进士198人,文武举人788人,仅明朝就有136位进士入朝,被誉为“明清湖广进士第一县”。新中国成立以来,从麻城走出“两弹一星”功勋、中国科学院院士彭桓武,中国工程院院士喻树迅等人,现有在外的麻城籍专家人才1691人,这些国家栋梁,报效祖国,名扬神州。
登上孝善楼极目远眺麻城市区,湖光山色尽收眼底,让人目不暇接。孝善楼不仅是麻城市地标性建筑之一,而且还是孝感乡文化园的核心建筑,这座楼的建筑风格,形似武汉黄鹤楼,孝善楼是全国唯一的一座以孝善文化为主题的楼阁,楼內展示出了麻城孝善文化的渊源,历代孝善人物,历届孝善之星的先进事迹,诠释出了由个人小孝、小善,升华为对国家和社会的大孝、大善的点滴,感动人心。站在孝善楼细细品味孝善文化,恰似一本拜读不完的历史巨著,让人由衷的敬佩。
第一次游览观光麻城孝乡文化园,第一次在园区吮吸移民文化、孝善文化的知识营养,深受启迪。园区呈现出的一幕幕场景,一副副楹联,一段段故事,如同历史大舞台上面展演出的精彩歌舞,赏心悦目,将永远烙印在人们的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