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逊夫
郑学发与傅幺高中结下“革命友谊”,几十年情谊深厚。郑学发与傅幺又是班上“两把号”。号者,当然要吹,要会吹,吹得好听,吹得人信服,才当得起算把号的“高评”。郑学发与傅幺这“两把号”,有跑调、不着调、各吹各调的时候,但大体能融入动听旋律,得和谐之美,堪称奇迹。
一、丑话在先
《傅幺的风雅歪史》出笼,郑学发认着为傅幺树碑立传,不服气,对结发妻子袁嫂发牢骚:“说傅幺风雅,他哪点比我风雅?我哪一样不比他风雅?”
袁嫂揶揄说:“少扯闲淡,你哪桩风雅啦?也不撒泡尿照照,什么熊样。”
郑学发用当书记时习惯腔调说:“我从没说过别人的老婆比我自家的老婆好,请你也不要贬低你的丈夫,你英俊伟岸的丈夫绝对不比别人的丈夫差。”
袁嫂知道跟他说不清,咕哝说:“好,你风雅,你是风雅队里择出来的。”说过,进厨房,准备饭菜。
郑学发知道袁嫂没服气,更重要的是他要胜过傅幺,比傅幺更风雅。郑学发认真“做功课”,阅读网上各种段子,凡认为“风雅”的段子特别上心。有天他看一则新婚夫妇洞房对对联取乐的段子,觉得很“风雅”,用心记下,暗暗得意想:这次一定胜过狗日的傅幺。
刚巧几日后同学们相约去郢中市看望杨慨老师。郑学发知道傅幺会来,准时到场。杨慨老师和夫人设宴款待学生们。老师教诲恩重如山,学生尊师情义真挚,敬酒畅谈,场面热烈。郑学发坐在傅幺旁边,庄重过场走完,开始互相敬酒谈笑风生,郑学发揪准时机开炮:“傅幺到处吹牛皮说自己风雅。有人写文章为你树碑立传。我问你算哪门子风雅?你哪点比我风雅?”
傅幺露出狡黠微笑说:“风雅不风雅,我说不算,你说也不算。是骡子是马,牵出来走一遭比一比,自有公论。”
郑学发亮牌说:“这可是你说要比的。我今天与你比对对联,我出上联,你对得好,我承认你风雅。你对不出或对得不好,你得甘拜下风,承认我比你风雅。”郑学发一激动,把成语“甘拜下风”说成“甘下拜风”。
傅幺圆脸盘上的赘肉扯几下说:“行,你把上联讲来。”
郑学发摇头晃脑说:“听好了。话说一对新婚夫妇入洞房,新娘想考新郎才情,说,‘百年好合,怎能没有对联?我出上联:老鼠打洞进进出出。’”
傅幺原本也从网上看过这段子,窃喜,卖关子说:“难对出下联。”磨蹭片刻讲,“有了,下联是,渔夫赶潮起起落落。”
郑学发听傅幺把下联说出,急得嘟哝:“这傅幺真鬼,为什么我知道他也能知道呢?莫非他真比我风雅?”
“发哥耶!你别这么想。”傅幺知道郑学发已有些不快,从他名字中单挑出个“发”字,甜甜的叫声“发哥”,郑学发脸色顿时好看许多。傅幺继续说,“发哥聪慧英明,当初你女婿第一次进门,你与他丑话在先,家家难念的一本经,你举重若轻,一下子就妥妥解决好。发哥,你真是了不起!”
傅幺说的这事,同学们都知道。郑学发“发迹”之初,当某镇一把手。喜娶袁嫂,仪态大方,风情可人。郑学发精力旺盛,称心如意。可偏遇上“一对夫妇只准生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当“一把手”的郑学发逢会必讲“计划生育”,咬牙巴骨讲狠话“谁敢超生,一定严厉处罚绝不手软!”这样情势下,郑学发虽有牛脾气,也不敢违反“只准生一个”的规定。他与袁嫂新婚初试云雨,有了一位乖乖女。他与袁嫂再效鱼水融欢,激情燃烧,虽万般不情愿也只能把枪口抬高。因不能为郑家添个男丁续接香火,袁嫂曾负疚哭泣。郑学发搂着袁嫂柔情安慰,也不免自生闷气。到“只准生一个”的政策有所松动,美好年华已过去。郑学发仕途遭遇天花板,调任县广播电视局长,轻松悠闲打发日子准备退休。所幸郑家乖乖女出落成大姑娘,一时引来许多人说媒,郑学发一概哼哼应付。乖乖女自己谈了男朋友,郑学发开明地要女儿把男友带家里来,说“我先见见”。那男生进门,礼貌打招呼,拘束坐椅角上,郑学发瞪大眼睛盯着那男生,看得那男生心里发毛,不知如何是好。
郑学发才哼唧出要说的话:“你,来了,好。我丑话在先:你要与我女儿恋爱结婚,得答应第一个孩子,无论男孩女孩,一定得姓郑,姓我家这个郑!你答应,我就让你与我女儿继续谈下去。若不愿意不答应,你马上走人。”
那男生听后如释重负,利索干脆回答:“您说的话一定照办,第一个孩子一定姓郑。我也会与我爸妈讲清楚,我爸妈会同意的。”
那男生成郑学发的“东床快婿”,郑学发如愿以偿有了姓郑的孙辈。这事成佳话也成有示范效应的“例证”,口口相传,越传越广。郑学发“丑话在先“的办法,无形中起到鼓励促进不愿多生孩子的年青夫妇生二胎生三胎的好作用。
傅幺知道要让同样是“吹手”的郑学发服气开心,必须往高处吹,便慷慨激昂地说:“发哥,你这事办得绝顶的漂亮,但我要纠正你的小失误。你开口对你女婿说‘丑话在先’,这是什么丑话呢?你是与你女婿立规则,定契约。话挑明说了,女婿知道你的明规则:只要第一个孙子姓郑,后面生了姓啥由你女婿做主。这规则一出,你女婿心里有底,有好预期。以后你和你女婿信守约定,这属‘契约精神’。中国人最缺的是规则意识、契约精神。发哥!你不仅事办得漂亮,而且是践行法治原则的榜样。我真心实意地敬佩你,来,我敬你一杯!
两人杯子再次碰碰,随即一饮而尽。
两把号凑一起吹得迭荡起伏,婉转曲折,田本实坐旁边时时担心:吹得不对路,两人会不会闹翻脸?到最后,田本实不能不佩服,两把号洽伙,吹出了水平和哲理。
二、面子里子
郑学发曾是摆谱的人。马K揭短,郑学发当镇委书记后,马K出差顺道去看望。郑学发“屈尊”亲自接待,饭后两人散步。郑学发扬头腆肚,双手背着放在屁股后头,“舍我其谁”地走在小镇的街道,不时有人讨好招呼“郑书记,您好!”“郑书记,您走走呀!”郑学发鼻孔哼个“嗯”字算打了招呼。“那土皇帝的谱,真摆足呀”,马k如此评价。
傅幺表面不屑实际有点嫉妒郑学发的“摆谱”。傅幺想弄顶县教育局副局长官帽直到退休也没如愿。郑学发摆足“土皇帝”的谱,多有面子呀!什么时候我傅幺也摆摆谱,多好!傅幺心存此念,常戚戚焉。
机会来了。傅幺退休后玩摄影,民间封他“摄影艺术家”头衔,常有美女或自认美女,为拍美照围在傅幺屁股后头转。傅幺“先吃螃蟹”买电吹管,成草台班子“乐团”的“第一吹手",美女或自认美女搔首弄姿唱歌跳舞,会向傅幺抛媚眼。傅幺虚荣心得些满足。
那天,一位正处闷骚年龄的女子找傅幺,说要拜师学摄影学电吹管。那女子不比傅幺在梅州吸引的粉丝“豆腐西施”“红衣女郎”强,更没法与傅幺的梦中情人秦莎莎比,但也有些姿色;看那穿戴打扮,都是名牌货,表明那女子非贵即富。傅幺明白,这种女人,不可轻易拒绝,也不可过份亲昵。于是拿出看家本领,耐心教那女子学摄影学电吹管。
过几个月,有位男子来傅幺家,手拎两瓶好酒一条好烟,开口便说:“我是胡妮娜的丈夫,专门来感谢傅老师”。
胡妮娜是那女人的名字。那男人比胡妮娜大近二十岁,且似曾相识。傅幺记起给胡妮娜“上课”,常觉得有目光窥视,此时近距离与那目光对视,方知以往在暗处窥视的是这男人。
傅幺拿出"师道尊严"做派说:“摄影和摆弄乐器,成大师的人才敢说是掌握了一门学问。胡妮娜想学,我带她入门,不过是业余爱好而已,要讲酬谢,更谈不上了。我当老师时,若有学生家长给我送礼,我总说不能让学生耳濡目染坏风气。你这些东西带回去吧。”
那男人笑说:“傅老师莫嫌轻慢。”从兜里掏出个红包搁在烟酒上,又说,“傅老师是文化人,我想与您交个朋友。”
傅幺赶紧拿起红包塞回男人兜里。两人推来推去,那男人反坐下说:“一点小意思,您何必较真。傅老师,我真心诚意感谢您。您不知道,自从胡妮娜跟您学摄影学电吹管,让我省多少心。”
那男人讲如何因胡妮娜年青貌美动心,如何“追求”得手,如何与发妻离婚与她结婚,婚后她如何不好服侍,“先是迷上麻将,常常打通宵,输钱不说,叫人怎么放心?后来又迷上跳舞,是跳那种交谊舞。我不会跳,见她与别的男人抱在一起,您叫我怎么省心?”
傅幺是风月场中过来人,听当事人讲桥段,茶余饭后又多些拿出来显摆的好谈资,何乐而不为?于是以“知音”的眼神鼓励小老板说下去。没料小老板话锋一转,颂扬傅幺“功德”,傅幺更心花怒放。
“妮娜从迷上学摄影学电吹管,就像完全变个人似的。起得早,去林子里听鸟叫,看小露珠儿。晚上站湖边望着湖水发呆,说红红的夕阳和晚霞真好看。我以为她患魔怔,她反讥刺说‘你除了赚钱,还懂什么?傅老师说,人要用心享受大自然美好馈赠,才有灵气。我与大自然进行心灵交流呢’。她劲儿上来,能连续吹两三个小时电吹管。她变模样,我也不含糊。过去给她买首饰,名牌衣服名牌包包。现在我高兴,为她买最好的摄影器材和电吹管,还买了最高档钢琴,准备她兴趣来了学弹钢琴。她用我给她买的好照相机给我照相。朋友们都说照出了我的精气神,说我们的婚姻进入全新境界。能有这样变化,全靠傅老师指引。我高兴,背着妮娜来感谢您。”
傅幺新得一粉丝有些激动,给小老板泡杯普洱茶,算奖励。
小老板告辞,傅幺不肯接受红包,说:“烟拿回去,酒我留下,我不抽烟只喝点小酒,算领受你的心意。”
小老板只得依从,说:“傅老师可能嫌俗气。来日方长,我和妮娜商量,找机会用您能接受的办法报答您。”
过几个月,小老板与胡妮娜上门,说去西南谈生意签合同,邀请傅幺与蔡妹一起出遊,“都是您们没去过的地方,保证安排好。”盛情难却,傅幺与蔡妹商量后答应,言明“我们的开销自己出,能提供旅途方便就感激不尽。”
小老板关系多人缘广。先到成都站,小老板让傅幺和蔡妹进贵宾接待室。高高大大的房间,摆高档沙发,墙上挂幅精美画作。傅幺坐主宾位,那是“要人”们坐的位置。女服务员恭恭敬敬倒茶,那姑娘长得真美,傅幺看一眼就忘记秦莎莎。照相时,蔡妹机警地插身在傅幺与那姑娘之间,要不然傅幺会装着无意之间搂住那姑娘的细腰。第二站,西昌。傅幺和蔡妹参观卫星发射场,还参观不准一般人进入的总装车间。更长脸的是,傅幺和蔡妹去现场观看卫星发射,接待人员告诉他,前些日子我国为某国发射卫星,该国总理到现场观看,“坐的就是您今天坐的这把椅子,是观看卫星发射的最佳位置。”
这些荣耀的高光场景,傅幺都把照片和视频发到微信群。同学们看了高兴,也对傅幺走运有点羡慕。郑学发对袁嫂说:“傅幺走狗屎运,显摆一次,挣足面子。”
预定由西昌经云南前往老挝旅遊。小老板说:“西昌有几个很好的项目,朋友帮忙,我要抓机遇谈妥,签合同。我和妮娜不能陪您们去老挝,实在对不起。不过,沿途我都安排好了,您们放心去玩,有事随时给我打电话。”
傅幺说:“你们忙正事。这一路安排细致周到,非常感谢。”
傅幺与蔡妹“开洋荤”去老挝,一路风景心情都好,傅幺把每天的新照片和简要说明发到群里,供老同学们欣赏。
这天导遊带着傅幺等一众人去购物中心。有位自称“大堂经理”的人迎接,傅幺刚说话,“大堂经理”脸上现出惊讶状说:“咦!先生与我是老乡耶。”
“大堂经理”用石门坎方言与傅幺攀谈,说自己原住哪乡哪村哪个村民小组,言之凿凿,滴水不漏。他国遇乡亲,傅幺欢喜。店里有各样玉器,有国人喜爱但国内市场难得觅见的犀牛角、熊胆等“名贵药材”。“大堂经理”吹嘘商品“质量可靠,价格便宜”,导游撺掇“难逢难遇,买到好东西,也算不虚此行”。傅幺心动,选中几样,与蔡妹嘀咕商量,准备付款。正这时,电话铃响,竟然是郑学发打来。
“好个傅幺,你显摆玩到国外,开心有面子!你今天是不是被领进购物店?是不是有人与你攀老乡?是不是把你说动心买东西?我警告你,不要上当,那老乡是假老乡,那卖的东西多半掺假不值那么多钱。我怕你上当才急着打电话。”
傅幺如梦初醒,赶紧罢手。任凭那“大堂经理”和导游如何花言巧言引诱,讥刺他“土老帽,白逛不买,不讲脸面”,傅幺也不买东西。
当晚傅幺发帖讲遭遇,还说“感谢发哥及时提醒,不然上万人民币打水漂。”
这回轮到郑学发对傅幺吹“哲学道理”,说:“人都爱讲面子,但只讲面子不顾里子,那是死要面子活受罪。为虚面子,损失钱财伤里子,受害大。要弄明白是什么人骗什么人,层出不穷的坑蒙拐骗该如何防范。”
三、瓜豆与花草
郑学发毛病多但有两大长处:会干些农活,这他经常宣扬;还有桩长处,怕老婆,他极力隐瞒又隐瞒不了。他女儿女婿在武汉干得好买了房,郑学发来武汉,几位同学热情款待,他也请老同学到他女儿家“坐坐”。将到时,郑学发嚷嚷:“有件大事差点忘了,平日你们乱说一通埋汰我,没事。今天我家老袁也在,你们不要乱说,要给我抬桩,说我样样好。拜讬你们啦。”
从没遇到郑学发服软求人的,马K抓住机会要挟:“发哥你要我们不在袁嫂面前揭短也可以,但你得坦白,你当土皇帝时与镇妇联主任是啥关系?”
郑学发白马K一眼说:“就你名堂多。我与妇联主任关系很好,也就见面拉拉手,说话客气些,没你想的那么复杂。”
郑学发领着众人走,要上电梯时一拍脑袋说:“搞错了。怪马K瞎扯,妇联主任买房与她女儿在这个单元住,我住那边单元。”
众人哄堂大笑,从此多了"郑学发领错路,进妇联主任住的单元"桥段流传。
笑话归笑话,郑学发疼爱袁嫂可一点不假。他退休后按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规定,弄块地种蔬菜。重活他抢着干,连袁嫂提桶水浇菜地,他也把水桶抢过来拎。袁嫂也心疼他,规定“上午干活,下午休息。免得夜里上床就打鼾,沒点精神。”
老俩口如绣花般把撂荒地拾掇成四季翠绿的菜地,各样蔬菜长得水灵灵的。自家吃不完送些给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年末,郑学发在微信群图文并茂晒“辉煌成绩”:大南瓜大冬瓜青豆角紫茄子白萝卜红萝卜,琳琅满目;还有郑学发与袁嫂菜地劳作视频,配“你挑水来我浇园”曲调作背景音乐。郑学发发挥会做报告“特长”,大讲种菜的好处:“第一是劳动筋骨,流洒汗水,有益健康;第二是自种蔬菜,不用化肥农药,环保卫生……”
郑学发“总结成绩”赢得一片称道点赞,傅幺不爽,两人暗中“较劲儿”,怎能让郑学发大出风头?
第二天,傅幺也在微信群晒照片,各种花草如月季、玫瑰、紫薇、芍药、文竹、兰草、含羞草等等,还有傅幺与蔡妹子在花圃比肩而立美照。傅幺引欧阳修的诗“浅深红白宜相间,先后仍须次第栽。我欲四时携酒去,莫教一日不花开”。又说:“小时候看过电影《秋翁遇仙记》,种花草的人得神仙眷顾。何必种么菜,翻地整地,播种栽苗,施肥浇水,拔草捉虫,辛苦,省几个毛角子买菜钱?值吗?”
郑学发与傅幺两把号,各吹各的调,隔空叫阵互怼。郑学发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菜是强身养老好办法;傅幺说:种花种草,怡然养性,是延年益寿最佳方式;各不相让。有人故意起哄,说郑学发“打‘环保蔬菜’牌子卖高价,赚黑心钱”,说傅幺“将好看的玫瑰,送给小情人秦莎莎”,撩拨郑学发和傅幺生气上火。
一时乱了“群规”,有人请杨慨老师点评息事。杨慨老师含笑摇头说:“我一说就成‘标准答案’,这种事不该有‘标准答案’的。”
胡聪明认为机会来了,“杨慨老师不点评,我点评,让这帮‘老来嫌(闲)’知道我胡聪明才永远真正聪明。”
胡聪明有“解决矛盾”的特殊聪明才智。当年写作文,用“未来”一词,他把上面一横写长了,变成“末来”,杨慨老师用红笔在上面打个大叉,严厉批道“错了!查字典弄清正确写法,罚写一百遍。”又写作文用“期末”一词,他又把“末”上面一横写短了,变成了“期未”。杨慨老师再次严厉批评“又错了!查字典弄清正确写法,罚写一百遍。”胡聪明想,写长写短都错,那我写一样长。后来不管用″未"还是用“末”,胡聪明都用小米尺,把两横写齐齐整整一样长,杨慨老师哭笑不得,只好用红笔打个问号,再添个大大的感叹号。
如今胡聪明鹤发童颜逾古稀,“米尺功夫”更炉火纯青。胡聪明先在群里帖行字: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褒己贬人,都不应该。
下面用AI生成两幅画。一幅画有个不圆不方不凸不凹只怪不丑的大南瓜,郑学发坐大南瓜上;还有个墩墩厚厚长条圆柱布满白霜的大冬瓜,袁嫂坐大冬瓜上;俩人开怀笑着,手紧握一起,手腕还缠绕多根青翠结实的长豆角。有题诗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发哥袁嫂,健康无忧。真诚相爱,互相执手。倾心谈笑,喜乐长寿,夫唱妇随,幸福永久。
另一幅画,傅幺与蔡妹侧身相对;傅幺伸只手将一捧扎束好的玫瑰献给蔡妹,蔡妹伸双手来接;傅幺另一只手藏身后,拿支硕大的玫瑰,玫瑰系的缎带写着:献给亲爱的秦莎莎。也有题诗曰:铿锵玫瑰,人皆爱美。傅幺风雅,AI高手。梦中情人,莎莎优尤,红旗不倒,彩旗忽悠。不逾矩好,惜福惜寿。
胡聪明妙评出,发哥、傅幺两把号偃旗息鼓。马K摆出当年当"司令"派头总结说:“发哥、傅幺各算一把号,胡聪明更该称为一把号。限于篇幅,这次写‘两把号洽伙’,以后扩充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