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侧影(组诗)
□张泽雄
戈壁
用沙子清点沙子,沙子去了哪儿
用时间清点时间,时间去了哪儿
这是一次心灵的穿越
我不想说悲伤,亿万年的炙烤、灼烧
足以把一切摧毁。还能让我们遇见
已经不能说是幸运了
我也不想说爱
我知道你要什么
除了这首诗
其他的,我都给不了
德令哈早上所见
早晨,我们坐车离开德令哈
离日出还有一段时间
抬眼,只见高天悬挂出一大片
一大片,并非羊群、棉花、地图
而是山脊一样
棱角分明的彤云
正在镀金。那种清澈、立体的光线
装饰出的云彩,金灿灿的
一直跟着车子不忍离散
海子见了,不知道会不会
再想起他的姐姐
或许会有另一种心情
写下不一样的诗篇
如果可以截屏,此刻我多想截下
一块,快递给你——
从中山桥上穿过黄河
桥头分置的雕塑,逶迤的建筑物
定格了黄河的某个瞬间
我从中山桥上穿过,胸口仍有
按捺不住的起伏
巨型水车、羊皮筏子
岸边的石头和杨柳,包括整座兰州城
在旁边,与桥
构成一种秩序和对称
站在铁桥上,脚下浊浪翻滚
仿佛是泥沙在涌起
波峰浪谷,整个黄土高原倒塌
在黄河里
又被河水带走
羊皮筏子
独木舟的稳定性在于驾驶者去把握
羊皮筏子主要靠羊群坐稳
剔净骨肉,羊皮一点破绽也没有
一只只充满气体的羊
收拢翅膀,仿佛天使莅临人间
组成一个个方阵
黄河是它们广阔的草原
白云在波涛上涌动,亦有曲线流淌
排天的浊浪,也不能把它们掀翻
沿黄河母亲的指引,在一架
巨型水车旁边,我看到了曾经
唯一渡河的羊皮筏子
靠在岸边柳树上
桥头打卡的人,忙于取景、摆ps
伐子客在一旁招揽生意
泛黄的羊皮,个个像鼓满的风帆
等在岸边。凫水、漂流
梦里与险滩搏斗
现在只存在于表演
作为旅行者的一个黄河体验项目
摆在那儿,一直空荡荡的
复活的羊群
一排排,靠在岸边的柳树上
一只只羊借着天光在撰写回忆录
旁边一架巨型旧式水车,吱吱呀呀
使出了浑身的劲
在推动河水中的日出与日落
卸去头,剔去骨肉
一张完整的羊皮,一个漏洞和破绽
也没有,贮满空气和波浪
它们仿佛又活过来了
波涛之上,羊群浩浩荡荡
一路踩着险滩、浪花,一次次
仿佛在浪尖上转场。瑟瑟秋风中
一群羊,又从空羊皮里复活了自己
壶口瀑布
埋葬于水底的陡峭成为它的始作俑者
这么多人堵着
排浪和泥沙正在赶修客栈,不知
来不来得及。今晚,我要在飞瀑之上露营
驻足黄河与月亮、星星的夜场
现在我必须排队入场,先观白天的实景演出
过了几字弯,大河不再迂回、躲闪
一副舍我其谁的架势
沿途一直在拦截,眼看要扎口、合拢
还是没有。只剩下黄河大合唱了
断崖卧于河底,蛟龙现身,壶口何以把持
得住它破釜沉舟的决心。我不相信
黄河侧影
黄河在玛曲草原曲折拐弯,在兰州穿城
在壶口跌宕
我只是匆匆闪了一下
所有的颜色与流淌加起来,都不及
它瞬间的一个侧影
白云把天空擦了又擦
星星和月亮,仍在沿途遗失
神话与传说在羊皮筏子上,它只携带
尘世的浪花奔跑
风、黄土和沙子
黄土系时间堆积的宇宙灰尘。风是它们
唯一的搬运工
沙子也是。石头被大自然
风化成砂粒,气流帮它们分类
漫天飞舞,相互碰撞、摩擦
在运动中反复研磨,筛选出风一样的细沙
在某个地方风搬不动了
会留下来
停止它们的脚步
更细的,堆积出了黄土高原
沙子不知道
是不是回到了沙漠里
兵马俑
一脸尘土,袖口盈满风声
尽管都已凝固。小心剥开封土层
二千多年不见的人,一下子
涌到了面前
我们遇见了自己的前身,也看见了
遥远的风抚摸的痕迹
偌大的俑坑和战阵
一定模拟了某场战争实景
帝国的都邑,已列阵转入地下
秦人横扫六合的气势
全埋在土坑里。我不知道自己是楚人
还是燕赵人,戏台之上
我手执兵刃
一副赳赳老秦人的样子
单眼皮中
必有一个俑是我
“陶片上的指纹比帝王更永恒"
有人忘了台词
大家都在等
“世界静止的瞬间
被我们赶上了”
旧风景
西行归来,陷入另一种悖论
为什么打动我的
挥之不去的,仍是一帧帧旧景
相伴的日子多么似曾相识
记忆尚未建立新的接收系统,遗忘
在它的曲线上,首当其冲
更谈不上带走它们。所谓新遇
系脑子里的空白缺少呼应,惊异之后
像一个雨滴,蒙混在沙子
以及一望无际的戈壁里,转瞬即逝
找不到踪迹。而旧景似乎在
心里驻足了太久,我们早已是老相识
一朝释放、相见,所有储存
在大脑褶皱里的波谱,终究有了
真实图景的回复和印证
仿佛老友相聚,有一种遗忘
得到了唤醒、确认
在董胜湾(组诗)
□董晓平
方位
左边是白雉山,
右边是东方山,
身后,是人造天坑。
有一年,日本人的大炮架在牛马垴。
还有一年,大水逼近宋皇庙。
这方圆十里,
是一个巨大的罗盘。
当风带来口信,无非是又一个人
出了趟远门,
来不及带走的秘密,
需要封存。
在劫
十二月的门口塘,
少年在冰上嬉闹。
把冰块,
贴在旁边墓碑的碑文上。
待冰块完全显现文字后,
抱着冰块满湾跑。
大声嚷着:
×××,生于民国××年,
历任××县委书记、
××警察局长,
卒于民国××年
赴国难。
董兴林,我爷爷。
力大如牛,一生好斗。
民国三十三年,
在门口塘,伙同族人,
用甲鱼叉刺死三个来犯的日本人。
解放前,因过失伤人性命,
带离途中,
被冷枪射毙。
两个狠人,
他们的碑,挨着碑。
土豆
正月初一到十五没看见他。
二月初二没看见他。
四月,他用指甲壳刨土豆。
门前的草,高过
父母头顶的草。
他还在刨土豆。
一个深陷草丛的人,
活像一个
发芽的
土豆。
低矮
你与我诉说不平。
必须低下来,
必须平视。
低到尘埃,
矮到无碍。
因为低矮,
能看到
和听到
落叶坠地。
隔世
一处土屋
与尘为邻。
风从巨大的裂缝
闯进来。
带走斛子、水桶、陶罐
和铁器。
偶然
推开木门,
看到父亲、母亲和小红
围坐在堂屋,
窃窃私语……
论事
东家的狗追西家的鸡是个事,
上厝的牛犁下厝的田是个事,
屋基高了是个事,天沟近了是个事,
左青龙右白虎又是个事,
天上下雨,地上流,
从不是简单的事。
有一群鸟,
在我的屋檐蜗居,
我分不清
它们各自的模样
和关系。
它们,早出晚归,
从不对湾里的事
说三道四。
春尽
会有麻雀,昏头昏脑
撞在瓦檐,墙壁,
飞向天空。
它们的孩子
在巢穴静静地等候。
外面,是巨大的夜雨
淹没的,声声叫唤。
会有光棍、酒鬼、赌徒、怨妇
心存芥蒂。
在少年的葬礼中,凝望
马园上空的纸花。
一言不发。
敬畏
我有一块空地
没有开辟。包括
那些杂草。
开春,
看着它们长成;
岁末,
看着它们
枯萎。
故乡风物(组诗)
□汤秀英
湿地翻译
在朱湖,不用担心交流困难
每一只水鸟都是高级翻译
无论你是来自少数民族
还是国际友人
都能得到最贴心服务
如果你和红杉树语言不通
有红嘴鸥充当翻译
如果你和一朵荷花语言不通
有秧鸡充当翻译
如果你和芦苇语言不通
有小白鹭充当翻译
如果你和渔民语言不通
有鸬鹚充当翻译
朱湖越冬水鸟
一群越冬水鸟
激活了积雪之下沉睡的乡愁
我珍惜这样的不期而遇
知道它们来此之前
考察了其他很多地方
有的,冲浪漫红杉树而来
有的,冲帅气芦苇荡而来
有的,冲漂亮水草而来
落日就要归隐山林
我依然逗留在湿地
很想知道,有没有一只水鸟
冲平凡的我而来
初夏
荷叶尚处于发育期
无法承载历经沧桑的露珠
荷花欲开未开
似收纳了世间所有的羞怯
荷塘四周
一群水鸟小口品着这嫩嫩的清凉
唯恐饮尽之后
人间的美与丑,爱与恨
会瞬间失去平衡
朱湖黄昏
一群淘气的水鸟
一会儿将暮色重重撩起来
一会儿又轻轻放下
导致天色忽明忽暗
一会儿奋勇直前
一会儿又停下步子
等落在后面的小伙伴
有一只水鸟始终跟不上
只因它自始至终用残损双翅
驮着重如泰山的落日
在赶路
朱湖白鹭
它们同时起飞
如同散布在湿地上空的星辰
星光落在湖面、荷塘
以及被收购一空的稻田
久居水底的鱼
寄宿在枯荷上的蜻蜓
以及流浪于稻桩间的麻雀
争相认领这不可多得的光亮
如同认领久违的福祉
老澴河改造
水又如从前一样清澈
说明浪花是有记忆的
两岸杨柳再度焕发生机
说明叶子不忘初心
河边飞走的鸟儿又飞回
说明翅膀牢记着使命
一朵沉睡河心的云重新站了起来
说明天空依旧仁慈
人们笑容重又绽放
说明炊烟记住了乡愁
快乐家务(三首)
□李光辉
擦窗台
把卧室的窗子打开一些
你梳理妆容时的阳光变得更加明媚
日复一日
灰尘悄悄爬在石材铺就的窗台上
开始调皮
忙碌的你没有一点时间俯下身子去研究岁月的痕迹
匆忙间
我的爱在你走向外面的时候
慢慢展开
湿润的毛巾是我为你创造洁净环境的武器
认真做好每一个细节是我呵护你的初心
你用全部的青春浩浩荡荡来到我的身边时
我就拥有了快乐其中的能力
清晨的风柔柔地带着甜蜜
当你再次坐在窗台前
你会惊喜地发现
面前的窗台
就是一面供你化妆的明镜
而我正快乐地享受为你付出的点滴
拖地板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从少年到中年
我的心中悄悄种下了一颗种子
时光在不断飞逝
却未曾停止我对这个世界无穷的热爱
每个周末擦地板
成了我深深的表白
你有时会不理解我为什么这么钟情于擦地板
随着时代的发展
有很多方式可以解放我们的双手
我依然带着儿时的朴素
拿起拖把
像是拥有了横扫世间的力量
也许是因为操劳
你的秀发无声的掉落
也许是因为投入
我的汗珠渐渐地滑落
当我的汗珠与你的秀发相遇
家是我们共同的港湾
煮午饭
重庆的天气总是火辣辣的
就像我这个憨厚的父亲一样
守着同一个时节
双休日踩着云朵降临
你回家吃午饭的消息
如雨般滋润
豆瓣酱、花椒、胡椒
牛肉、羊肉、猪肉
大包小包的食材
成了为父研究的对象
为你做饭
是快乐的音符
老爸牌味道
是你念叨的味道
已是知天命之年的我
飞也似地回到家里
穿上有些油腻的围裙
摆开锅碗瓢盆
为爱续航
我的双手弹起锅碗瓢盆的协奏曲
与我口中哼出的曲调融合
用爱精心制作的菜肴
成为了地道的老爸味道
奔向天涯的你
美食从来不是诱惑
每当我打开菜谱或小红书解锁美食新做法的时候
你的心如蜜罐